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骇鸡犀
更新时间:2025-05-24
骇鸡犀
hài jī xī
  • 骇鸡犀的解释
  • 1.亦作"骇鸡犀"。 2.犀角名。

  • 词语解释:

  • 犀角名。骇鸡犀[hàijīxī]⒈犀角名。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骇鷄犀”。犀角名。引《战国策·楚策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於秦王。”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鸡骇之犀,当为骇鸡之犀。”《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士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鷄犀、珊瑚、虎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鸡羣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説,不可得而见也。”元宋本《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之八:“薰陆胡椒腽肭脐,明珠象齿骇鸡犀。”
  • 网络解释:

  • 骇鸡犀骇鸡犀
  • 综合释义:

  • 亦作“骇鷄犀”。犀角名。《战国策·楚策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於秦王。”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鸡骇之犀,当为骇鸡之犀。”《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士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鷄犀、珊瑚、虎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鸡羣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説,不可得而见也。”元宋本《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之八:“薰陆胡椒腽肭脐,明珠象齿骇鸡犀。”骇鸡犀[hàijīxī]犀角名。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骇鸡犀”。犀角名。《战国策·楚策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鸡骇之犀,当为骇鸡之犀。”《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士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鸡群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说,不可得而见也。”元宋本《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之八:“薰陆胡椒腽肭脐,明珠象齿骇鸡犀。”
  • 其他释义:

  • 1.亦作'骇鸡犀'。2.犀角名。
骇鸡犀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ài

[hài]

惊惧:骇叹(惊叹)。骇惧。骇然。骇人听闻。惊涛骇浪。 ◎ 惊起,散。

读音:jī

[jī]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啼能报晓,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鸡。母鸡。鸡雏。

读音:xī

[xī]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 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