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非谋
更新时间:2025-05-26
非谋
fēi móu
  • 非谋的解释
  • 1.犹诡计。 2.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 3.非善策﹐未为得计。

  • 词语解释:

  • 1.犹诡计。2.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3.非善策﹐未为得计。非谋[fēimóu]⒈犹诡计。⒉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⒊非善策,未为得计。
  • 基础解释:

  • 犹诡计。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3.非善策﹐未为得计。
  • 引证解释:

  • ⒈犹诡计。引《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⒉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引《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⒊非善策,未为得计。引《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注:“非谋,非善谋也。”
  • 网络解释:

  • 非谋非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ēimóu,基本意思是诡计。
  • 综合释义:

  • 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注:“非谋,非善谋也。”
  • 汉语大词典:

  • (1).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2).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3).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注:“非谋,非善谋也。”
非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ēi

[fēi]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读音:móu

[móu]

计划,计策,主意:计谋。出谋划策。 ◎ 设法寻求: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 ◎ 商议:谋议。谋划。不谋而合。 ◎ 姓。

非谋造句
1、穆自今已后,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2、太师申公,自今虽有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