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城
更新时间:2025-05-26
长城
chánɡ chénɡ
  • 长城的解释
  • ①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过去的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作为基础,修缮增筑,成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此后又经多次修缮增筑,直至明末,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约7350千米。由城堡、关隘、烽火台、城墙等构成。现存长城,大部分是明代长城遗址,其中山海关、八达岭和嘉峪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比喻坚强雄厚的防御力量: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 词语解释:

  • 长城chángchéng。(1)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长城[chángchéng]⒈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英theGreatWall;⒉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例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英impregnablebulwark;
  • 基础解释:

  • (名)指万里长城。比喻坚强雄厚的防御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
  • 引证解释:

  • ⒈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总长约6700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为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⒉喻指可资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引《宋书·檀道济传》:“道济见收,脱幘投地曰:‘乃復坏汝万里之长城。’”《新唐书·隐逸传·秦系》:“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宋陆游《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鬢已先斑。”柳亚子《寄朱玉阶总司令延安》诗:“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
  • 网络解释:

  • 长城(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杂志)《长城》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杂志,创刊于1979年。创刊时,是全国较早创刊的几个大型文学双月刊之一。
  • 综合释义:

  • 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总长约6700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为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喻指可资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宋书·檀道济传》:“道济见收,脱幘投地曰:‘乃復坏汝万里之长城。’”《新唐书·隐逸传·秦系》:“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宋陆游《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鬢已先斑。”柳亚子《寄朱玉阶总司令延安》诗:“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
  • 汉语大词典:

  • (1).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总长约6700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为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2).喻指可资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宋书·檀道济传》:“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新唐书·隐逸传·秦系》:“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宋陆游《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柳亚子《寄朱玉阶总司令延安》诗:“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
  • 国语辞典:

  • 万里长城的简称。参见「万里长城」条,如:「每一个为国效力的人,皆是国家的长城。」长城[chángchéng]⒈万里长城的简称。参见「万里长城」条。⒉比喻国家的栋梁。例如:「每一个为国效力的人,皆是国家的长城。」⒊比喻势力、地位等。例如:「自毁长城」。
  • 辞典修订版:

  • 万里长城的简称。参见「万里长城」条。比喻国家的栋梁,如:「每一个为国效力的人,皆是国家的长城。」也称为「万里长城」。比喻势力、地位等,如:「自毁长城」。
  • 英语:

  • Great Wall Station,The Great Wall,
  • 法语:

  • Grande Muraille
  • 其他释义:

  • ①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过去的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作为基础,修缮增筑,成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此后又经多次修缮增筑,直至明末,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约
长城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áng,zhǎng

[cháng,zhǎng]

两端的距离:长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读音:chéng

[chéng]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 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长城造句
1、望着眼前这壮丽的景色,轻轻抚摸着这古老的城墙,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这就是经过2500个寒暑的万里长城。它下面铺着劳动人民的白骨,它的上面飘着威风显赫的龙虎旗。中国的社会兴衰荣辱的历史,都垒进了它那漫长的巍巍的身躯中。2、纵然这慷慨的"狮性"和吝啬的"龙性"可以左右人生,但...
1、在银川洁能长城路加气站排队加气的出租车司机马师傅告诉记者,他是10时10分过来的,等了快1个小时了,气还没有加上。2、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3、除了“长城”主题立体花坛,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边布置桧柏花带,广场两侧绿地布置花柱、花球和花带。4、查明的长城,包括410千米战国秦长城、...
1、森林是绿色长城,防沙护田,功不可没;是空气净化器,吸纳污浊,首当其冲;是天然氧吧,释放氧气,惠泽万物。世界森林日,行动起来,保护森林,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2、近日,郑州超达长城4S店举办了哈弗H8车型对比试驾及自驾游活动。3、更令世人义愤填膺,恨之入骨的是抗战期间,日寇在承德长城沿线制造了惨绝...
1、棋盘般的广阔农田;蜿蜒的公路、铁路还有飞机留下的尾烟;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都可以轻易的用肉眼辨别出来。2、偏关县绿化沿黄河长城125公里走廊,老牛湾、乾坤湾、紫金山、寺沟一线12万亩林业生态工程如今成了旅游新景点。3、国庆普天同庆,三山五岳欢腾。自古国家一统,从来家国一体。家安国太平,家...
1、喷血朝阳,生命之光;铮铮铁骨,赤子衷肠;巍巍长城,八一辉煌;普天同庆,共沐吉祥;庇护祖国,山高水长!2、他在长城上饱览了壮丽的风景,洗却了一路上的疲惫。3、以长城为界,划分“生苗”和“熟苗”,“边墙”之外的苗民称为“生苗”,之内的苗民称为“熟苗”。4、团结就是万众一心,众人划桨开大船,划出人生的...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