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
斤斤计较 ,锱铢必较
成语解释: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成语举例:些须银色小事,何必锱铢较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气量小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zī
[zī]
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锱介(喻微小)。锱锤(喻微小)。锱铢(喻琐碎的事或极少的钱)。
读音:zhū
[zhū]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铢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 不锋利:铢钝。
读音:jiào
[jiào]
比:较量(liàng )。较劲(亦作“叫劲”)。比较。计较。 ◎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较佳。 ◎ 明显:较然(显明)。彰明较著。 ◎ 大旨,大概:较略。
读音:liáng,liàng
[liáng,liàng]
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 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量。测量。量度。量体温。 ◎ 估计,揣测:估量。思量。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