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钩辀
更新时间:2025-05-26
钩辀
ɡōu zhōu
  • 钩辀的解释
  • 1.亦作"钩辀"。鹧鸪鸣声。 2.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 词语解释:

  • 亦作'钩辀'。鹧鸪鸣声。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 基础解释:

  • 亦作/'钩辀/'。鹧鸪鸣声。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 引证解释:

  • ⒈鷓鸪鸣声。引唐韩愈《杏花》诗:“鷓鴣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宋欧阳修《送梅秀才归宣城》诗:“罢亚霜前稻,鉤輈竹上禽。”清曹寅《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诗:“何处啼山雪满身,鉤輈愁过落花晨。”⒉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引唐刘禹锡《蛮子歌》:“蛮语鉤輈音,蛮衣斑斕布。”清沉起凤《谐铎·雉媒》:“綵衣翩若,软语鉤輈。”刘师培《文说》:“故宣之于口,或音涉鉤輈。”
  • 网络解释:

  • 钩辀钩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ōuzhōu,意思是鹧鸪鸣声。
  • 综合释义:

  • 鷓鸪鸣声。唐韩愈《杏花》诗:“鷓鴣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宋欧阳修《送梅秀才归宣城》诗:“罢亚霜前稻,鉤輈竹上禽。”清曹寅《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诗:“何处啼山雪满身,鉤輈愁过落花晨。”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唐刘禹锡《蛮子歌》:“蛮语鉤輈音,蛮衣斑斕布。”清沉起凤《谐铎·雉媒》:“綵衣翩若,软语鉤輈。”刘师培《文说》:“故宣之于口,或音涉鉤輈。”钩辀[gōuzhōu]
  • 汉语大词典:

  • (1).鹧鸪鸣声。唐韩愈《杏花》诗:“鹧鸪钩辀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宋欧阳修《送梅秀才归宣城》诗:“罢亚霜前稻,钩辀竹上禽。”清曹寅《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诗:“何处啼山雪满身,钩辀愁过落花晨。”(2).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唐刘禹锡《蛮子歌》:“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清沈起凤《谐铎·雉媒》:“綵衣翩若,软语钩辀。”刘师培《文说》:“故宣之于口,或音涉钩辀。”
  • 高级汉语词典:

  • 鹧鸪鸣叫声
  • 其他释义:

  • 1.亦作'钩辀'。鹧鸪鸣声。2.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钩辀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ōu

[gōu]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 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 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 同“勾”。 ◎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 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 镰刀。 ◎ 古代称圆规。

读音:zhōu

[zhōu]

车辕:“马倚辀而徘徊”。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