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遗诏
更新时间:2025-05-25
遗诏
yí zhào
  • 遗诏的解释
  • 1.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

  • 词语解释:

  • 遗诏yízhào(1)皇帝临终时颁发的诏书例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英imperialedictleftbytheemperorbeforehisdeath遗诏[yízhào]⒈皇帝临终时颁发的诏书。例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英imperialedictleftbytheemperorbeforehisdeath;
  • 基础解释:

  • (名)皇帝临死时留下的诏书。
  • 引证解释:

  • ⒈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詔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伏闻皇帝陛下,以闰正月三日,虔奉遗詔,昭升大位。”《说唐》第十四回:“当下文帝驾崩时,并无遗詔,太子与杨素计议,叫谁人作詔,然后发表。”
  • 网络解释:

  • 遗诏遗诏,就是皇帝驾崩之后,为后人留下的遗书,遗言等。为了充分表达本人的意愿,更好地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意愿,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于立即决定,表白,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 综合释义:

  • 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詔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伏闻皇帝陛下,以闰正月三日,虔奉遗詔,昭升大位。”《说唐》第十四回:“当下文帝驾崩时,并无遗詔,太子与杨素计议,叫谁人作詔,然后发表。”
  • 汉语大词典:

  • 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伏闻皇帝陛下,以闰正月三日,虔奉遗诏,昭升大位。”《说唐》第十四回:“当下文帝驾崩时,并无遗诏,太子与杨素计议,叫谁人作诏,然后发表。”
  • 国语辞典:

  • 皇帝临死前所颁布的命令。遗诏[yízhào]⒈皇帝临死前所颁布的命令。引《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三国演义·第八五回》:「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
  • 辞典修订版:

  • 皇帝临死前所颁布的命令。《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三国演义.第八五回》:「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
  • 其他释义:

  • 1.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
遗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èi,yí

[wèi,yí]

丢失:遗失。遗落。 ◎ 漏掉:遗忘。遗漏。 ◎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 抛弃:遗弃。

读音:zhào

[zhào]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遗诏造句
1、吉思汗遗照秘不发丧,还有一份遗诏就是找到贺兰山的宝藏。2、先皇遗诏,皇太子宁昶即承帝位,著派大将军董值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3、也是在那个时期神周的最后一位皇帝在被其弟嘉靖软禁期间书写遗诏红楼梦,原版红楼梦50页按七行诗竖读,先帝记录下被软禁期间之细节。4、这也就不难理解薄太后为何用遗诏将财产...
1、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临终之际密诏大夫宾孟,传遗诏时却悄悄传了一册秘卷。2、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3、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4、慈禧见到遗诏,立刻将其扔到火盆销毁,她既恨同治不念母子之情,更对阿鲁特氏有说不出的仇恨。5、王...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