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谠议
更新时间:2025-05-24
谠议
dǎnɡ yì
  • 谠议的解释
  • 1.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 词语解释:

  • 谠议dǎngyì。(1)正直的议论。谠议[dǎngyì]⒈正直的议论。英unbiasedcomment;
  • 基础解释:

  • 正直的议论
  • 引证解释:

  • ⒈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引《晋书·羊祜传》:“其嘉谋讜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宋苏舜钦《乞纳谏书》:“歷观前代圣神之君,好闻乎讜议;贤明之辅,不雍乎下情。”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国家有一讜议,则必有数庸议以持之。”
  • 网络解释:

  • 谠议谠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ǎngyì,是指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 综合释义:

  • 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晋书·羊祜传》:“其嘉谋讜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宋苏舜钦《乞纳谏书》:“歷观前代圣神之君,好闻乎讜议;贤明之辅,不雍乎下情。”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国家有一讜议,则必有数庸议以持之。”谠议[dǎngyì]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 网友释义:

  • 谠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ǎngyì,是指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 汉语大词典:

  • 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晋书·羊祜传》:“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宋苏舜钦《乞纳谏书》:“历观前代圣神之君,好闻乎谠议;贤明之辅,不雍乎下情。”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国家有一谠议,则必有数庸议以持之。”
  • 其他释义:

  • 1.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谠议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ǎng

[dǎng]

正直的(言论):谠议。谠论。谠言。谠辞。

读音:yì

[yì]

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 ◎ 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 ◎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谠议造句
1、直言谠议,甚至直议廷争,是我们的应有风格。2、他曾在北京政协的一次会上,当着领导的面“直议廷争”,直言谠议,表示不赞同“旧城改造”的口号。3、尤其是在两会的语境下,不需要这样的绕弯子、兜圈子,需要直言谠议、一针见血。4、他曾在北京政协的一次会上,当着领导的面“直议廷争”,直言谠议,表示不赞同“旧...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