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宋濂《文原》:“予窃怪世之为文者,不为不多,骋新奇者,钩摘隐伏,变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读,且曰:不诘曲聱牙非古文也。”
诘屈聱牙 ,诘诎聱牙
字顺文从
成语解释: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成语举例:审其往来踪迹,以察知周召二公陈诰纳诲心事,于诘曲聱牙中而如闻其告语。★清·魏源《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文章与说话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jié
[jié]
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 谴责,问罪:诘责。诘让。诘难(nàn)。
读音:qǔ,qū
[qǔ,qū]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 弯曲的地方:河曲。 ◎ 偏僻的地方:乡曲。 ◎ 姓。 ◎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读音:áo
[áo]
话不顺耳:聱牙(语句念着不顺口)。 ◎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彼诮以为聱者,为其不相从听”。
读音:yá
[yá]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 特指象牙:牙雕。 ◎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