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诔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诔文
lěi wén
  • 诔文的解释
  • 1.悼念死者的文章。

  • 词语解释:

  • 文体名。诔文[lěiwén]⒈悼念死者的文章。
  • 引证解释:

  • ⒈悼念死者的文章。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詔下之日,﹝陆龟蒙﹞疾终。引光化三年,赠右补闕,吴侍郎融传貽史,右补闕韦庄撰誄文。”《红楼梦》第七八回:“然非自作一篇誄文,这一段凄惨酸楚,竟无处可以发泄了。”章炳麟《辨诗》:“誄文有韵者,古亦似附诗类。”
  • 网络解释:

  • 诔文诔文,文体名,又称“诔辞”、“诔状”、“诔词”等,哀祭文的一种,叙述死者生平,相当于如今的致悼辞或哀悼文章,起源于西周的赐谥制度,最早有记载的诔,是《礼记。檀弓上》,现存最早的诔辞,为《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鲁哀公的《孔子诔》。该文体起源于先秦,是丧祭命谥诔辞与铭颂结合的产物;定型于汉,形成为述德和写哀两方面和先述德后写哀的四言句式;魏晋以后趋于繁荣,以颂扬的笔调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以回忆的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唐以后逐步向骚体、长短句过渡。
  • 综合释义:

  • 哀祭文的一种,累列死者生平的文辞,相当于如今的致悼辞或哀悼文章。也简称为'诔'。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詔下之日,﹝陆龟蒙﹞疾终。光化三年,赠右补闕,吴侍郎融传貽史,右补闕韦庄撰誄文。”《红楼梦》第七八回:“然非自作一篇誄文,这一段凄惨酸楚,竟无处可以发泄了。”章炳麟《辨诗》:“誄文有韵者,古亦似附诗类。”
  • 汉语大词典:

  • 悼念死者的文章。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诏下之日,﹝陆龟蒙﹞疾终。光化三年,赠右补阙,吴侍郎融传贻史,右补阙韦庄撰诔文。”《红楼梦》第七八回:“然非自作一篇诔文,这一段凄惨酸楚,竟无处可以发泄了。”章炳麟《辨诗》:“诔文有韵者,古亦似附诗类。”
  • 其他释义:

  • 1.悼念死者的文章。
诔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ěi

[lěi]

古代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贱不诔贵,幼不诔长(zhǎng )。 ◎ 这类哀悼死者的文章:做诔。诔文。

读音:wén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 指非军事的:文

诔文造句
1、但中国有着深厚的哀祭文化,从诔文、哀辞到祭文,甚至碑、形状、墓志,都可以用来哀祭逝者。2、而潘岳的诔文为诔文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诔文创作进入其鼎盛期。3、不愧作“祖”,这使这篇诔文十分简洁,而且表达了作诔者心里的实在话,也有感情。4、哀辞和诔文是先唐哀祭文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文体表现方面二者...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