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蒟酱
更新时间:2025-05-24
蒟酱
jǔ jiànɡ
  • 蒟酱的解释
  • ①见〖蒌叶〗。 ②用蒌叶果实做的酱,有辣味,供食用。

  • 词语解释:

  • 蒟酱jǔjiàng。(1)蒌叶,也指用蒌叶的果实做的酱。亦称“枸酱”。(2)即槟榔子的加工品,将槟榔子和一小片莱姆酸橙共同卷包在槟榔叶内,尤在印度及东印度供咀嚼用。蒟酱[jǔjiàng]⒈蒌叶,也指用蒌叶的果实做的酱。亦称“枸酱”英betel,betelpepper;⒉即槟榔子的加工品,将槟榔子和一小片莱姆酸橙共同卷包在槟榔叶内,尤在印度及东印度供咀嚼用。英pan;
  • 基础解释:

  • 1.蒌叶。2.以蒟子制成的酱,可用来调食,有辣味。
  • 引证解释:

  • ⒈植物名。引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蒟酱》:“蒟酱,蓽茇也。生於蕃国者,大而紫,谓之蓽茇;生於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焉。可以调食,故谓之酱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蒟酱》﹝集解﹞引苏恭曰:“蒟酱生巴蜀中,《蜀都赋》所谓流味於番禺者。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光泽,味辛香,实似桑椹,而皮黑肉白。”
  • 网络解释:

  • 蒟酱蒟酱,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betleL.的果穗。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温中下气,消痰散结,止痛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咳逆上气,牙痛。
  • 综合释义:

  • 植物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蒟酱》:“蒟酱,蓽茇也。生於蕃国者,大而紫,谓之蓽茇;生於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焉。可以调食,故谓之酱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蒟酱》﹝集解﹞引苏恭曰:“蒟酱生巴蜀中,《蜀都赋》所谓流味於番禺者。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光泽,味辛香,实似桑椹,而皮黑肉白。”
  • 汉语大词典:

  • 植物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蒟酱》:“蒟酱,荜茇也。生于蕃国者,大而紫,谓之荜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焉。可以调食,故谓之酱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蒟酱》﹝集解﹞引苏恭曰:“蒟酱生巴蜀中,《蜀都赋》所谓流味于番禺者。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光泽,味辛香,实似桑椹,而皮黑肉白。”
  • 国语辞典:

  • 植物名。胡椒科,常绿藤本。茎蔓生,全株无毛,叶子呈椭圆形,花绿色,有芳香。秋季结实,果实有辣味,可以制酱。蒟酱[jǔjiàng]⒈植物名。胡椒科,常绿藤本。茎蔓生,全株无毛,叶子呈椭圆形,花绿色,有芳香。秋季结实,果实有辣味,可以制酱。⒉以蒟子制成的酱,可用来调食,有辣味。
  • 英语:

  • betel pepper,
  • 其他释义:

  • ①见〖蒌叶〗。②用蒌叶果实做的酱,有辣味,供食用。
蒟酱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ǔ

[jǔ]

〔蒟蒻〕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球状,可食,亦可制淀粉;b.这种植物的地下茎。均亦称“蒟头”、“魔芋”。 ◎ 〔蒟酱〕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的酱,味香。

读音:jiàng

[jiàng]

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甜面酱。豆瓣酱。 ◎ 用酱或酱油腌制:酱菜。酱瓜。 ◎ 像酱的糊状食品:果酱。芝麻酱。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