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玉石俱焚 ,芝艾共焚 ,芝艾同焚
成语解释: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同归于尽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zhī
[zhī]
〔灵芝〕见“灵”。 ◎ 〔芝兰〕“芝”和“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芝芝之室”、“芝芝玉树”。
读音:ài,yì
[ài,yì]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 ◎ 止,绝:方兴未艾。 ◎ 美好:少(shào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 ◎ 姓。
读音:jù
[jù]
全,都:百废俱兴。声色俱厉。 ◎ 一起;在一起:俱乐部。君与俱来。
读音:fén
[fén]
烧:焚烧。焚毁。焚化。焚香。焚书坑儒。焚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