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罄竹难书
更新时间:2025-05-24
罄竹难书
qìnɡ zhú nán shū
  • 罄竹难书的解释
  •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 词语解释:

  •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1)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⒈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例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明·文秉《先拨志始》英toonumeroustorecord;
  • 基础解释:

  • 罄:尽,完。竹:古人用来写字的竹简。书:书写。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
  • 引证解释:

  • ⒈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皆此语所本。引《旧唐书·李密传》载:密作书移郡县,数隋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明史·邹维琏传》:“忠贤大姦大恶,罄竹难书。”刘师培《悲佃篇》:“满洲入关,虐民之政,罄竹难书。”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三:“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按,《吕氏春秋·明理》:“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载,贺捕京师大侠朱安世以赎子罪,安世笑曰:“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
  • 综合释义:

  •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邹韬奋《抗战以来》
  • 汉语大词典:

  • 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旧唐书·李密传》载:密作书移郡县,数隋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明史·邹维琏传》:“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刘师培《悲佃篇》:“满洲入关,虐民之政,罄竹难书。”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三:“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按,《吕氏春秋·明理》:“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载,贺捕京师大侠朱安世以赎子罪,安世笑曰:“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皆此语所本。
  • 国语辞典:

  •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⒈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引《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近擢发难数反丰功伟绩寥寥可数成语解释罄竹难书
  • 辞典简编版:

  • 即使用尽所有竹简,也书写不完。多比喻罪状极多,列举不完。语本《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 【造句】这名嫌犯的罪状罄竹难书,社会大众都期盼司法能依法惩处,彰显公义。
  • 成语词典版:

  • 01.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一出》:「你恶端罄竹难书写,贪秽熏天怎掩遮。」02.《明史.卷二三五.邹维琏列传》:「维琏抗疏曰:『(魏)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03.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四.绪帖》:「凡此五偏,犹其大略,至于琐屑,罄竹难书。」04.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三.西选年选佟选》:「三臣罪状,罄竹难书。」05.清.昭槤《啸亭杂录.卷三.郭刘二疏》:「明珠一人,其智术足以弥缝过恶,又有余国柱奸谋附和,负恩之罪,罄竹难书。伏祈霆威,立加严谴,天下人情无不欣畅矣。」06.《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眯了眼的抛米撒面,作的那孽,罄竹难书。」
  • 典故:

  •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英语:

  • too numerous to be listed,too numerous to record,
  • 法语:

  • crimes trop nombreux pour être énumérés
  • 其他释义:

  •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ìng

[qìng]

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罄。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 古同“磬”,打击乐器。 ◎ 显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 ◎ 严整的样子:“师旷罄然”。

读音:zhú

[zhú]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读音:nán,nàn

[nán,nàn]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 不好:难听。难看。● 难 (難) nuó   ㄋㄨㄛˊ ◎ 古同“傩”。

读音:shū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 文件:证书。说明书。 ◎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罄竹难书造句
1、殖民统治罪恶滔天,其后遗症更是罄竹难书,殖民者实行的“以夷治夷”的卑劣手段直接造成不少非洲国家今日的民族矛盾,作为多民族的肯尼亚自然难以幸免。2、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3、帝国主义者穷凶极恶,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罄竹难书。4、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
1、而中国的大中城市,更是同仇敌忾,举行了万人空巷的大游行,强烈谴责日军罄竹难书的种种暴行。2、日本侵华战犯的罪恶,罄竹难书。3、讨厌起一个人那真是觉得罄竹难书啊。4、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5、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1、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2、这一类的社会史料,在清人的笔记内真多不可数。清季士大夫阶级荒淫的罪恶,真罄竹难书。但是这个罪恶的渊薮便是兰芳出身的社会背景。由此也可知道他的职业的性质。唐德刚3、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4、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