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绣服
更新时间:2025-05-25
绣服
xiù fú
  • 绣服的解释
  • 1.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 词语解释:

  • 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 基础解释:

  • 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 引证解释:

  • ⒈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引《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艺文类聚》卷四六引南朝梁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安车駟马,望高闕而朝至;绣服緹麾,轥康衢而暮返。”⒉后以“绣服”指侍御史。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姦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唐钱起《送裴迪侍御使蜀》诗:“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軺满路光。”
  • 网络解释:

  • 绣服绣服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用彩线刺绣的衣服。
  • 综合释义:

  • 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艺文类聚》卷四六引南朝梁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安车駟马,望高闕而朝至;绣服緹麾,轥康衢而暮返。”《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姦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唐钱起《送裴迪侍御使蜀》诗:“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軺满路光。”
  • 汉语大词典:

  • (1).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艺文类聚》卷四六引南朝梁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安车驷马,望高阙而朝至;绣服缇麾,轥康衢而暮返。”(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唐钱起《送裴迪侍御使蜀》诗:“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 其他释义:

  • 1.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绣服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iù

[xiù]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绣字。绣花。刺绣。 ◎ 绣成的物品:粤绣。苏绣。湘绣。锦绣山河。锦心绣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读音:fú,fù

[fú,fù]

衣裳:服装。制服。 ◎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 吃(药):内服。 ◎ 乘,用:服牛乘(chéng )马。 ◎ 姓。

绣服造句
1、绿枝在寝室里已经脱去了绣服,摘去了树冠,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粉色睡服,黑发垂披。 2、绿枝在寝室里已经脱去了绣服,摘去了树冠,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粉色睡服,黑发垂披。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