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簠簋
更新时间:2025-05-23
簠簋
fǔ ɡuǐ
  • 簠簋的解释
  • 1.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2.犹苞苴。指贿赂。

  • 词语解释:

  • 1.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2.犹苞苴。指贿赂。簠簋[fǔguǐ]⒈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⒉犹苞苴。指贿赂。
  • 引证解释:

  • ⒈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引《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⒉犹苞苴。指贿赂。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滇人王聚洲,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嚮之。忽为郑御史环枢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参见“簠簋不饰”。引王不待处分竟归。”
  • 网络解释:

  • 簠簋【读音】fǔguǐ
  • 综合释义:

  • 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犹苞苴。指贿赂。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滇人王聚洲,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嚮之。忽为郑御史环枢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王不待处分竟归。”参见“簠簋不饰”。
  • 网友释义:

  • 【读音】fǔguǐ【解释一】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①《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②《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③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对曰:‘夫御寇敌,诛悖乱,臣请谋之。若夫布荐席,陈簠簋,君左右不乏,奈何及于介胄之士耶?’”
  • 汉语大词典:

  • (1).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2).犹苞苴。指贿赂。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滇人王聚洲,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向之。忽为郑御史环枢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王不待处分竟归。”参见“簠簋不饰”。
  • 国语辞典:

  • 古代祭祀盛稻粱黍稷的器皿。青铜制,长方形,有四短足,有盖。簠簋[fǔguǐ]⒈古代祭祀盛稻粱黍稷的器皿。青铜制,长方形,有四短足,有盖。
簠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ǔ

[fǔ]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读音:guǐ

[guǐ]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簠簋造句
1、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2、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为之一变。3、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为之一变。4、惟其有司养廉之款则较中国为倍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