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秉钺
更新时间:2025-05-25
秉钺
bǐnɡ yuè
  • 秉钺的解释
  • 1.持斧。借指掌握兵权。

  • 词语解释:

  • 持斧。借指掌握兵权。秉钺[bǐngyuè]⒈持斧。借指掌握兵权。
  • 引证解释:

  • ⒈持斧。借指掌握兵权。引《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斾,有虔秉鉞。”《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鉞。”《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唐刘禹锡《代谢平章事表》:“虽协梦而求,无闻秉鉞之寄。”清钮琇《觚賸·圆圆》:“自此由秦入蜀,迄於秉鉞滇云。”
  • 网络解释:

  • 秉钺秉钺,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持斧。借指掌握兵权。《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斾,有虔秉鉞。”《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鉞。”《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唐刘禹锡《代谢平章事表》:“虽协梦而求,无闻秉鉞之寄。”清钮琇《觚賸·圆圆》:“自此由秦入蜀,迄於秉鉞滇云。”秉钺[bǐngyuè]持斧。《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比喻执掌兵权。《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
  • 网友释义:

  • 词目:秉钺(秉钺)拼音:bǐngyuèㄅㄧㄥˇㄩㄝˋ释义:持斧。借指掌握兵权。《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斾,有虔秉钺。”《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钺,单于犇幕。”唐刘禹锡《代谢平章事表》:“虽协梦而求,无闻秉钺之寄。”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清钮琇《觚賸·圆圆》:“自此由秦入蜀,迄於秉钺滇云。”
  • 汉语大词典:

  • 持斧。借指掌握兵权。《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唐刘禹锡《代谢平章事表》:“虽协梦而求,无闻秉钺之寄。”清钮琇《觚剩·圆圆》:“自此由秦入蜀,迄于秉钺滇云。”
  • 国语辞典:

  • 持斧。秉钺[bǐngyuè]⒈持斧。引《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⒉比喻执掌兵权。引《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
  • 辞典修订版:

  • 持斧。《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比喻执掌兵权。《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
  • 其他释义:

  • 1.持斧。借指掌握兵权。
秉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ǐng

[bǐng]

拿着,持:秉烛。 ◎ 掌握、主持:秉正。秉公。 ◎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 姓。

读音:yuè

[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 古星名。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