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矫枉
更新时间:2025-05-26
矫枉
jiǎo wǎnɡ
  • 矫枉的解释
  • 1.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

  • 词语解释:

  • 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矫枉[jiǎowǎng]⒈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
  • 引证解释:

  • ⒈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引《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汉赵岐注:“人当以直矫枉耳。”《后汉书·朱祐景丹传论》:“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李贤注:“矫,正也。枉,曲也。”唐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之四:“刺邪矫枉,非贤勿居。”宋秦观《送洪景之循州参军》诗:“寒梅不自重,輒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
  • 网络解释:

  • 矫枉矫枉,矫:纠正,变弯为直。枉:弯曲。指纠正偏差和偏邪。
  • 综合释义:

  • 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汉赵岐注:“人当以直矫枉耳。”《后汉书·朱祐景丹传论》:“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李贤注:“矫,正也。枉,曲也。”唐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之四:“刺邪矫枉,非贤勿居。”宋秦观《送洪景之循州参军》诗:“寒梅不自重,輒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
  • 网友释义:

  • 矫枉,矫:纠正,变弯为直。枉:弯曲。
  • 汉语大词典:

  • 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汉赵岐注:“人当以直矫枉耳。”《后汉书·朱祐景丹传论》:“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李贤注:“矫,正也。枉,曲也。”唐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之四:“刺邪矫枉,非贤勿居。”宋秦观《送洪景之循州参军》诗:“寒梅不自重,辄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
  • 英语:

  • hypercorrection,hypercorrectness,
  • 其他释义:

  • 1.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
矫枉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áo,jiǎo

[jiáo,jiǎo]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矫正。矫形。矫治。矫世(矫正世俗)。矫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矫枉过正。 ◎ 假托:矫命。矫诏。矫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 强壮,勇武:矫健。矫捷。矫矫(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 ◎ 姓。

读音:wǎng

[wǎng]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 冤屈:枉死。冤枉。 ◎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访他人)。枉顾(称对方来访自己)。枉临(称对方来访自己)。 ◎ 徒然,空,白:枉然。枉自。枉费心机。

矫枉造句
1、而建郢分扬,矫枉过直,籓城既剖,盗实人单,阃外之寄,于斯而尽。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政归台阁(即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3、的高帽儿奉上,恐怕有矫枉过当之嫌。4、况且在这个问题上,“防范女生免遭性侵”才是最终落脚点,因此宁可矫枉过...
1、矫枉纠偏,不啻双重补赎。 2、失意不丧志,得意不忘形;挫折不气馁,失败不灰心;勇敢不鲁莽,自强不自欺;批评不中伤,赞美不奉承;自信不骄傲,矫枉不过正! 3、张介宾辈矫枉过直,遂偏于补阳,而参蓍桂附,流弊亦至于杀人。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