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矩矱
更新时间:2025-05-23
矩矱
jǔ yuē
  • 矩矱的解释
  • 〈书〉规矩;法度。

  • 词语解释:

  • 规矩法度。定为法度,以为法式。矩矱[jǔyuē]⒈规矩法度。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 基础解释:

  • 1.规矩法度。2.作为典范、法式。
  • 引证解释:

  • ⒈规矩法度。引《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王逸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汉严忌《哀时命》:“上同凿枘於伏羲兮,下合矩矱於虞唐。”《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至啟禎时,钱谦益、艾南英準北宋之矩矱,张溥、陈子龙擷东汉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⒉定为法度,以为法式。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宋洪迈《<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
  • 网络解释:

  • 矩矱矩矱(jǔyuē),意思是规矩法度。
  • 综合释义:

  • 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王逸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汉严忌《哀时命》:“上同凿枘於伏羲兮,下合矩矱於虞唐。”《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至啟禎时,钱谦益、艾南英準北宋之矩矱,张溥、陈子龙擷东汉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定为法度,以为法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宋洪迈《<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
  • 网友释义:

  • 矩矱(jǔyuē),意思是规矩法度。
  • 汉语大词典:

  • (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王逸注:“矩,法也;矱,于缚切,度也。”汉严忌《哀时命》:“上同凿枘于伏羲兮,下合矩矱于虞唐。”《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至启祯时,钱谦益、艾南英准北宋之矩矱,张溥、陈子龙撷东汉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宋洪迈《〈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
  • 国语辞典:

  • 本指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比喻规矩法度。矩矱[jǔhuò]⒈本指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比喻规矩法度。引《楚辞·屈原·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汉·严忌〈哀时命〉:「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⒉作为典范、法式。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
  • 其他释义:

  • 〈书〉规矩;法度。
矩矱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u,jǔ

[ju,jǔ]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矩尺(曲尺)。矩形(长方形)。力矩(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规矩。 ◎ 法则,规则:循规蹈矩。

读音:yuē

[yuē]

尺度。

矩矱造句
1、“我的弟子傅学斌转摹一册,请我鉴定,喜其不失矩矱,如见旧燕归巢。2、在碑志文创作上庾信虽然仍守“蔡氏矩矱”,但也体现出了新变。3、书写时有收有放,每有长笔画,以伸展取势,通篇作品有穿插、有呼应、有变化,摇曳生姿、顾盼有情,“于矩矱绳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