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琼琚
更新时间:2025-05-26
琼琚
qiónɡ jū
  • 琼琚的解释
  • 1.精美的玉佩。 2.喻指还报的厚礼。 3.比喻美好的诗文。 4.喻雪。

  • 词语解释:

  • 1.精美的玉佩。2.喻指还报的厚礼。3.比喻美好的诗文。4.喻雪。琼琚[qióngjū]⒈精美的玉佩。⒉喻指还报的厚礼。⒊比喻美好的诗文。⒋喻雪。
  • 引证解释:

  • ⒈精美的玉佩。引《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孔颖达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⒉喻指还报的厚礼。引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⒊比喻美好的诗文。引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清金农《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⒋喻雪。引明茅平仲《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 网络解释:

  • 琼琚琼琚是一种精美的玉佩,出自《诗经·卫风·木瓜》。玉在古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玉乃是吉祥之饰物,玉是一种有灵气的宝物,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趋吉避凶。
  • 综合释义:

  • 美玉。古人喜佩玉,故亦引申为赠物之意。《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孔颖达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喻指还报的厚礼。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比喻美好的诗文。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清金农《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喻雪。明茅平仲《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 汉语大词典:

  • (1).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孔颖达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2).喻指还报的厚礼。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3).比喻美好的诗文。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清金农《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4).喻雪。明茅平仲《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 国语辞典:

  • 美玉。古人喜佩玉,故亦引申为赠物之意。琼琚[qióngjū]⒈美玉。古人喜佩玉,故亦引申为赠物之意。引《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辞典修订版:

  • 美玉。古人喜佩玉,故亦引申为赠物之意。《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也称为「琼华」、「琼玖」。
琼琚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ióng

[qióng]

美玉:琼玉。琼莹。 ◎ 喻美好的:琼瑶。琼室。琼姿。琼筵。琼章(美好的诗文)。琼葩。琼林宴(泛指皇帝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琼枝玉叶。玉液琼浆(美酒)。 ◎ 中国海南省的别称:琼崖。琼州。

读音:jū

[jū]

古人佩带的玉:琼琚。华琚(精美的玉佩)。

琼琚造句
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