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别出心裁 ,独具匠心 ,标新立异
如出一辙 ,鹦鹉学舌 ,步人后尘
open a new road for oneself
成语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成语举例:在博览了众多的红学研究著作之后,他独辟蹊径,从新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终于取得了累累硕果。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成语结构:动宾式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谜面:新路
读音:dú
[dú]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独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读音:bì,pì
[bì,pì]
君主:复辟。 ◎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 古同“睥”,睥睨。
读音:qī,xī
[qī,xī]
小路:“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 ◎ 践踏:“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读音:jìng,jīng
[jìng,jīng]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径道。山径。捷径。途径。大相径庭(相差太远)。 ◎ 直,直捷了当:径直。径流。径情(任性)。径自。 ◎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