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炯然
更新时间:2025-05-28
炯然
jiǒnɡ rán
  • 炯然的解释
  • 1.亦作"烱然"。 2.明亮貌。光明貌。 3.明白貌。 4.健旺貌。

  • 词语解释:

  • 炯然jiǒngrán。(1)明白的样子。(2)形容明亮。(3)眼光锐利。炯然[jiǒngrán]⒈明白的样子。例炯然不惑。英understandwell;⒉形容明亮。例炯然如日。英bright;shining;⒊眼光锐利。例两目炯然。英sharp;
  • 基础解释:

  • ∶明白的样子炯然不惑∶形容明亮炯然如日∶眼光锐利两目炯然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烱然”。⒉明亮貌。光明貌。引《法苑珠林》卷八二:“见小光烱然,状若荧火。”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精诚之至,炯然如日。”明唐顺之《题大营驿》:“盖侯之心尚炯然在宇宙间未死也,固不係乎石之勒与不勒。”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曹操﹞目光更加炯然。”⒊明白貌。引唐柳宗元《惩咎赋》:“奉訏謨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徵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炯,一本作“耿”。清张履《<意苕山馆诗>序》:“君目击祸衅,所为纪灾纪事又累数十章,诚使当涂诸君子见之,怛然有所伤,炯然知所戒。”⒋健旺貌。引明袁宗道《邹翁寿序》:“大父不出户数年,而神炯然。”
  • 网络解释:

  • 炯然炯然,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亦作“烱然”。明亮貌。光明貌。《法苑珠林》卷八二:“见小光烱然,状若荧火。”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精诚之至,炯然如日。”明唐顺之《题大营驿》:“盖侯之心尚炯然在宇宙间未死也,固不係乎石之勒与不勒。”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曹操﹞目光更加炯然。”明白貌。唐柳宗元《惩咎赋》:“奉訏謨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徵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炯,一本作“耿”。清张履《<意苕山馆诗>序》:“君目击祸衅,所为纪灾纪事又累数十章,诚使当涂诸君子见之,怛然有所伤,炯然知所戒。”健旺貌。明袁宗道《邹翁寿序》:“大父不出户数年,而神炯然。”
  • 网友释义:

  • 炯然,汉语词汇。拼音:jiǒngrán释义:1、明白的样子2、形容明亮。3、眼光锐利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烱然”。(1).明亮貌。光明貌。《法苑珠林》卷八二:“见小光烱然,状若荧火。”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精诚之至,炯然如日。”明唐顺之《题大营驿》:“盖侯之心尚炯然在宇宙间未死也,固不系乎石之勒与不勒。”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曹操﹞目光更加炯然。”(2).明白貌。唐柳宗元《惩咎赋》:“奉吁谟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徵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炯,一本作“耿”。清张履《〈意苕山馆诗〉序》:“君目击祸衅,所为纪灾纪事又累数十章,诚使当涂诸君子见之,怛然有所伤,炯然知所戒。”(3).健旺貌。明袁宗道《邹翁寿序》:“大父不出户数年,而神炯然。”
  • 其他释义:

  • 1.亦作'烱然'。2.明亮貌。光明貌。3.明白貌。4.健旺貌。
炯然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ǒng

[jiǒng]

光明,明亮:炯心(心地光明)。炯介。炯戒。炯然。

读音:rán

[rán]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 古同“燃”。

炯然造句
1、易启然一脚踢中乌尘的胸口,遂即爆退,落地之后往伤口处点了几下,止住了流血,眼神炯然,盯着剑光而来的方向沉声道:仙道修者。2、这少年人五六岁左右,脸庞方正,虽不十分英俊,却是显得神采奕然,两只黑亮的眼睛炯然有神。3、说到这里,易启然眼神炯然,盯着易逸沉声道:逸儿,‘胜不骄,败不馁’这六个字你可要记...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