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澌澌
更新时间:2025-05-23
澌澌
sī sī
  • 澌澌的解释
  • 1.象声词。

  • 词语解释:

  • 澌澌sīsī。(1)象声词,形容风雪雨水声。(2)雪声。(3)风声。(4)雨声。澌澌[sīsī]⒈象声词,形容风雪雨水声。英hissing;⒉雪声。例月冷江清近腊时,玉階金瓦雪澌澌。——唐·王建《宫词》⒊风声。例饮猿忽下藤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⒋雨声。例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唐·李商隐《肠》
  • 基础解释:

  • 象声词,形容风雪雨水声雪声月冷江清近腊时,玉階金瓦雪澌澌。——唐·王建《宫词》风声饮猿忽下藤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雨声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唐·李商隐《肠》
  • 引证解释:

  • ⒈象声词。引唐王建《宫词》之五五:“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唐李商隐《肠》诗:“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饮猿忽下藤裊裊,浴鹤乍立风澌澌。”《黄绣球》第二回:“冬天大冷天,也只给他一件破棉袄,冻的澌澌的抖。”鲁迅《故事新编·补天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澌澌的沸涌。”
  • 网络解释:

  • 澌澌澌澌,汉语词语,读音为sīsī,意思是雪声。
  • 综合释义:

  • 象声词。唐王建《宫词》之五五:“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唐李商隐《肠》诗:“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饮猿忽下藤裊裊,浴鹤乍立风澌澌。”《黄绣球》第二回:“冬天大冷天,也只给他一件破棉袄,冻的澌澌的抖。”鲁迅《故事新编·补天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澌澌的沸涌。”澌澌[sīsī]状声词。形容下雪声、雨声。唐.王建〈宫词〉一零零首之五五:「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唐.李商隐〈肠〉诗:「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 网友释义:

  • 澌澌,汉语词语,意思是雪声。
  • 汉语大词典:

  • 象声词。唐王建《宫词》之五五:“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唐李商隐《肠》诗:“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饮猿忽下藤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黄绣球》第二回:“冬天大冷天,也只给他一件破棉袄,冻的澌澌的抖。”鲁迅《故事新编·补天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澌澌的沸涌。”
  • 国语辞典:

  • 状声词。形容下雪声、雨声。澌澌[sīsī]⒈状声词。形容下雪声、雨声。引唐·王建〈宫词〉一〇〇首之五五:「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唐·李商隐〈肠〉诗:「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 辞典修订版:

  • 状声词。形容下雪声、雨声。唐.王建〈宫词〉一零零首之五五:「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唐.李商隐〈肠〉诗:「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 其他释义:

  • 1.象声词。
澌澌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ī

[sī]

尽:澌灭。 ◎ 流水:“候吏还白,河水流澌”。 ◎ 古同“嘶”,声音沙哑。

澌澌造句
1、小寒在床上哭了一会,又迷糊一会。半夜里醒了过来,只见屋里点着灯,许太太蹲在地上替她整理衣箱,雨还澌澌地下着。张爱玲2、我幻想一种绝对的专注,一旦进入,我会停止呼吸。我写得少,也许这样很好。毕竟,我听到了初雪的澌澌声,日光的轻柔旋律,以及这个城市郁闷的隆隆声。我从细小的源泉里饮水,而我的渴大于一座...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