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浑沌
更新时间:2025-05-25
浑沌
hún dùn
  • 浑沌的解释
  • 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2.模糊;不分明。 3.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 4.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5.神话中的一种兽名。

  • 词语解释:

  • 浑沌hùndùn。(1)同“混沌”。浑沌[hùndùn]⒈同“混沌”英chaos;innocent;
  • 基础解释:

  • 浑沌(又作混沌)是中国古代神话四大凶兽之一。
  • 引证解释:

  • ⒈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引汉王充《论衡·谈天》:“説《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三国魏曹植《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陈书·高祖纪上》:“自古虫言鸟跡,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明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浑沌自太古,漭泱开吴天。”⒉模糊;不分明。引《鹖冠子·泰鸿》:“五官六府,分之有道;无钩无绳,浑沌不分。”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釐之根,无连抱之枝。”清卓尔堪《宁羌将军行赠高枚升》诗:“五丁凿开浑沌气,一夫当关万夫畏。”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⒊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引《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张守节正义:“浑沌即讙兜也。言掩义事,阴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浑沌也。杜预云:‘浑沌,不开通之貌。’”清龚自珍《伪鼎行》:“内有饕餮之馋腹,外假浑沌自晦逃天刑。”胡适《<海上花列传>序》二:“这不过是有意描写一浑沌没有感觉的人,把开堂子只看作一件寻常吃饭的事业,不觉得什么羞耻。”⒋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於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引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言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也。”清孙枝蔚《饮酒和陶韵》之二十:“浑沌一以凿,几客返其淳。”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他们的心意果真像空空的一张白纸或者浑沌的一块石头么?”⒌神话中的一种兽名。引《神异经·浑沌》:“崑崙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臟,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凴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
  • 综合释义:

  • 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汉王充《论衡·谈天》:“説《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三国魏曹植《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陈书·高祖纪上》:“自古虫言鸟跡,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明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浑沌自太古,漭泱开吴天。”模糊;不分明。《鹖冠子·泰鸿》:“五官六府,分之有道;无钩无绳,浑沌不分。”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釐之根,无连抱之枝。”清卓尔堪《宁羌将军行赠高枚升》诗:“五丁凿开浑沌气,一夫当关万夫畏。”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张守节正义:“浑沌即讙兜也。言掩义事,阴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浑沌也。杜预云:‘浑沌,不开通之貌。’”清龚自珍《伪鼎行》:“内有饕餮之馋腹,外假浑沌自晦逃天刑。”胡适《<海上花列传>序》二:“这不过是有意描写一浑沌没有感觉的人,把开堂子只看作一件寻常吃饭的事业,不觉得什么羞耻。”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於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言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也。”清孙枝蔚《饮酒和陶韵》之二十:“浑沌一以凿,几客返其淳。”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他们的心意果真像空空的一张白纸或者浑沌的一块石头么?”神话中的一种兽名。《神异经·浑沌》:“崑崙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臟,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凴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
  • 汉语大词典:

  • (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汉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三国魏曹植《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陈书·高祖纪上》:“自古虫言鸟迹,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明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浑沌自太古,漭泱开吴天。”(2).模糊;不分明。《鹖冠子·泰鸿》:“五官六府,分之有道;无钩无绳,浑沌不分。”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釐之根,无连抱之枝。”清卓尔堪《宁羌将军行赠高枚升》诗:“五丁凿开浑沌气,一夫当关万夫畏。”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3).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张守节正义:“浑沌即欢兜也。言掩义事,阴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浑沌也。杜预云:‘浑沌,不开通之貌。’”清龚自珍《伪鼎行》:“内有饕餮之馋腹,外假浑沌自晦逃天刑。”胡适《〈海上花列传〉序》二:“这不过是有意描写一浑沌没有感觉的人,把开堂子只看作一件寻常吃饭的事业,不觉得什么羞耻。”(4).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陆德明释文引崔撰曰:“言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也。”清孙枝蔚《饮酒和陶韵》之二十:“浑沌一以凿,几客返其淳。”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他们的心意果真像空空的一张白纸或者浑沌的一块石头么?”(5).神话中的一种兽名。《神异经·浑沌》:“昆崙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
  • 国语辞典:

  • 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元气不分、模糊不清的状态。汉.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也作「混沌」。浑沌[hùndùn]⒈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元气不分、模糊不清的状态。汉·王充也作「混沌」。引《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⒉模糊不分明。也作「浑敦」。引《抱朴子·外篇·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厘之根,无连抱之枝。」⒊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中的驩兜。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后用以比喻冥顽糊涂不开通。也作「浑敦」。⒋庄子寓言中的中央之帝,天然无耳目鼻口。见《庄子·应帝王》。后用以比喻自然淳朴。引汉·扬雄《太玄经·卷六·驯》:「浑沌无端,莫见其根。」⒌神话传说中的恶兽。引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
  • 辞典修订版:

  • 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元气不分、模糊不清的状态。汉.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也作「混沌」。模糊不分明。《抱朴子.外篇.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厘之根,无连抱之枝。」也作「浑敦」。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中的驩兜。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后用以比喻冥顽糊涂不开通。也作「浑敦」。庄子寓言中的中央之帝,天然无耳目鼻口。见《庄子.应帝王》。后用以比喻自然淳朴。汉.扬雄《太玄经.卷六.驯》:「浑沌无端,莫见其根。」神话传说中的恶兽。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崑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
  • 辞典简编版:

  • 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形成前,元气未分、模糊不清的状态。 【造句】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前,宇宙是一片浑沌的。模糊不分明。 【造句】浓雾中开车,眼前浑沌朦胧,无法辨清方向。
  • 其他释义:

  • 浑沌(hùn-):也作“混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在这浑沌的灯火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也形容幼稚糊涂:跟那种浑沌无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浑沌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ún,hǔn

[hún,hǔn]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 全,满:浑身。浑然。 ◎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姓。

读音:dùn,zhuàn

[dùn,zhuàn]

〔混(hùn )沌〕见“混1”。 ◎ 〔沌沌〕a.水势汹涌的样子;b.浑沌无知的样子。

浑沌造句
1、那成就了无数霸业也摧毁了无数幸福的江湖,能让这个只身孤影,惟有一只“浑沌”。 2、他说的振振有词,好像凿破浑沌似的。
1、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庄子2、在纷纷纭纭的混乱状态中作战,必须使自己的部队不发生混乱;在浑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必须把队伍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法败我。3、只因书不同文,方心圆智,未能遽凿破...
1、抖衣,甩袖,阔步,倾诉,苍苍茫茫,汤汤水水,浑浑沌沌,汁汁浆浆,他用大老碗粗瓷盆端着山野菜,没有羞怯,不用淘洗三番两次,更没了匠气和做作。2、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时装模作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只是浑沌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3、两眼微闭,牙齿轻叩,排除一切思想杂念,无思无...
1、真实人生中,我们往往在大势底定无可更改时才迟迟进场,却又在胜败未分的浑沌中提早离席。翁贝托·埃科2、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3、浑沌理论突破了经典科学范畴,丰富了河流学,在生产实践中有广阔应用前景。4、为了更好地认识傣语四音格的语言性质,文章借鉴了浑沌学理论和方法。5、万物云云,...
1、天地不过一寸三尺,她在其中,人间不过支离破碎,唯她完好,不介意浑沌惊破,更宁愿凝冰化尽,他一寸寸打开自己,等她纤指轻叩,敲开黑暗深处久闭心门她说,要有光,那么他情愿,被照亮。天下归元2、抖衣,甩袖,阔步,倾诉,苍苍茫茫,汤汤水水,浑浑沌沌,汁汁浆浆,他用大老碗粗瓷盆端着山野菜,没有羞怯,不用淘洗...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