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榑木
更新时间:2025-05-25
榑木
fú mù
  • 榑木的解释
  • 1.即榑桑。

  • 词语解释:

  • ⒈ 即榑桑。榑木[fúmù]⒈即榑桑。
  • 基础解释:

  • 即榑桑。
  • 引证解释:

  • ⒈ 即榑桑。参见“榑桑”。引:《山海经·东山经》:“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袁珂校注:“即扶桑。”《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竭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⒈即榑桑。参见“榑桑”。引《山海经·东山经》:“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袁珂校注:“即扶桑。”《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竭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
  • 综合释义:

  • 即榑桑。《山海经·东山经》:“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袁珂校注:“即扶桑。”《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竭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参见“榑桑”。
  • 汉语大词典:

  • 即榑桑。《山海经·东山经》:“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袁珂校注:“即扶桑。”《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竭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参见“榑桑”。《汉语大词典》:榑桑  拼音:fúsāng传说中的神木。《文选·严忌〈哀时命〉》:“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王逸注:“榑,一作扶。”洪兴祖补注:“榑,与扶同。”清魏源《海曙楼铭》:“日出榑桑,圣出东方。”郑泽《登楼叹》诗:“不见若木娇榑桑,但见虾蟹变作长鲸长。”参见“扶桑”。
  • 其他释义:

  • 1.即榑桑。
榑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ú

[fú]

〔榑桑〕古同“扶桑”,海外的大桑树,太阳从这里升起(古代神话传说),如“朝发榑榑,日入落棠。”● 榑 bó   ㄅㄛˊ ◎ 〔榑栌〕枓栱。

读音:mù

[m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 棺材:棺木。 ◎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 呆笨:木鸡。 ◎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