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株林
更新时间:2025-05-25
株林
zhū lín
  • 株林的解释
  •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 2.犹树林,林木。

  • 词语解释:

  •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2.犹树林,林木。
  • 基础解释:

  • 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犹树林,林木。
  • 引证解释:

  • ⒈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引《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⒉犹树林,林木。引汉应瑒《报庞惠恭书》:“植鷺羽於苑丘,骋骏足於株林。”《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钁株林。”李贤注:“谓以铲钁去林木之株蘖也。”
  • 综合释义:

  • 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犹树林,林木。汉应瑒《报庞惠恭书》:“植鷺羽於苑丘,骋骏足於株林。”《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钁株林。”李贤注:“谓以铲钁去林木之株蘖也。”株林[zhūlín]《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株林,刺灵公也。」首章二句为:「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株,夏氏邑也,在今河南柘城县。林,野之别称。
  • 汉语大词典:

  •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2).犹树林,林木。汉应玚《报庞惠恭书》:“植鹭羽于苑丘,骋骏足于株林。”《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钁株林。”李贤注:“谓以铲钁去林木之株蘖也。”
  • 国语辞典:

  •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株林,刺灵公也。」首章二句为:「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株,夏氏邑也,在今河南柘城县。林,野之别称。
株林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ū

[zhū]

露出地面的树根:守株待兔。株连。株戮。 ◎ 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植株。 ◎ 量词,指植物:一株桃树。

读音:lín

[lín]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 姓。

株林造句
1、连一向禁止外人随意出入的株林也熙熙攘攘的喧闹起来。2、第一株林枫认得,是引灵黑虫草!作用就不说明了。3、朝遇参天古株林,昔逢三眼银龙蟒……今日之事颇为棘手。4、你曾送我一株林花玉钗,很漂亮,还记得吗?5、株林是陈国的精华地区,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风光旖旎,夏御叔除了在国都供职以外,多半...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