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柘枝
更新时间:2025-05-23
柘枝
zhè zhī
  • 柘枝的解释
  • 1.柘枝舞的省称。 2.荔枝的一种。

  • 词语解释:

  • 柘枝舞的省称。荔枝的一种。柘枝[zhèzhī]⒈柘枝舞的省称。荔枝的一种。
  • 引证解释:

  • ⒈柘枝舞的省称。引唐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清吴伟业《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⒉荔枝的一种。引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注:“山谷《与王观復书》云:‘今年戎州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遏腊平,大如鷄卵,味极美。’”
  • 网络解释:

  • 柘枝柘枝,创作年代为唐朝,作者为章孝标,作品体裁为七律。
  • 综合释义:

  • 柘枝舞的省称。唐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清吴伟业《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荔枝的一种。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注:“山谷《与王观復书》云:‘今年戎州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遏腊平,大如鷄卵,味极美。’”柘枝[zhèzhī]一种唐、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应,节奏多变,多以鼓伴奏。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声,舞柘枝。」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词:「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
  • 汉语大词典:

  • (1).柘枝舞的省称。唐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清吴伟业《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2).荔枝的一种。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注:“山谷《与王观复书》云:‘今年戎州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于遏腊平,大如鸡卵,味极美。’”
  • 国语辞典:

  • 一种唐、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应,节奏多变,多以鼓伴奏。柘枝[zhèzhī]⒈一种唐、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应,节奏多变,多以鼓伴奏。引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声,舞柘枝。」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词:「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
  • 辞典修订版:

  • 一种唐、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应,节奏多变,多以鼓伴奏。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声,舞柘枝。」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词:「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
  • 其他释义:

  • 1.柘枝舞的省称。2.荔枝的一种。
柘枝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è

[zhè]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 古同“蔗”,甘蔗。

读音:zhī

[zhī]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 古同“支”,支持,分支。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