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杖钺
更新时间:2025-05-25
杖钺
zhànɡ yuè
  • 杖钺的解释
  • 1.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

  • 词语解释:

  • 1.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杖钺[zhàngyuè]⒈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
  • 基础解释:

  •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
  • 引证解释:

  • ⒈手执斧钺。表示威权。引《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鉞,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緼袍丽於裘服,把橦安於杖鉞。”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鉞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餘清。”亦以喻掌握兵权。《晋书·张轨传》:“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鉞一方,宜惩不恪。”
  • 网络解释:

  • 杖钺杖钺是汉语词语,拼音zhàngyuè,意思是手执斧钺。表示威权。
  • 综合释义:

  •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鉞,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緼袍丽於裘服,把橦安於杖鉞。”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鉞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餘清。”亦以喻掌握兵权。《晋书·张轨传》:“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鉞一方,宜惩不恪。”杖钺[zhàngyuè]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檋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
  • 汉语大词典:

  •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馀清。”亦以喻掌握兵权。《晋书·张轨传》:“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
杖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àng

[zhàng]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 泛指棍棒:擀面杖。禅杖。 ◎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杖脊。 ◎ 古同“仗”,恃,凭倚。

读音:yuè

[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 古星名。

杖钺造句
1、沈攸之同恶相济,又秉旄杖钺,大定凶党。 2、刘秉、沈攸之同恶相济,又秉旄杖钺,大定凶党。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