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末日之钟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末日之钟-简介

  

  2002年2月27日在美国芝加哥拍摄的“末日之钟”,指针距离零点还有7分钟。

  末日之钟(末日时钟、香港称世界末日钟;英语:Doomsday Clock)是一虚构钟面,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12时正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各界正视问题。2007年,科学家首次把全球变暖的危险与核威胁并列,警告人类面临的威胁。

  参与研究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1945年创立《原子科学家公报》,主旨是反对使用核武器。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标志着第一次核时代的来临。两年后,这家杂志设立了“末日之钟”,警告世界面临紧急的核威胁。

  “末日之钟”表盘上只有4个圆点,划分从23时45分至零时的15分钟。每次调整“末日之钟”,决定由《原子科学家公报》董事会做出。自杂志创立以来,董事会集合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政策专家,每次做决定,他们还与杂志的赞助者委员会商议。霍金便是赞助者委员会现任成员之一。在董事和赞助者中,至少包括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时钟设立之初正值冷战,分针距离子夜仅7分钟,其后根据世界局势及爆发核战的可能而变动,幅度由《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委员会决定。但时钟有时未能及时反映实况,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濒临爆发核战,当时委员会却没有拨动时钟。

  末日之钟-调整

  

  “末日之钟”表盘上只有4个圆点,划分从23时45分至零时的15分钟。每次调整“末日之钟”,决定由《原子科学家公报》董事会做出。自杂志创立以来,董事会集合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政策专家,每次做决定,他们还与杂志的赞助者委员会商议。霍金便是赞助者委员会现任成员之一。在董事和赞助者中,至少包括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末日之钟”最初设定在零时差7分,近60年指针一共调整了近20次。

  1949年 - 苏联试验原子弹。距离子夜仅3分钟(拨前4分钟)

  1953年 - 美国和苏联在9个月内反复测试热核装置。距离子夜仅2分钟(拨前1分钟,迄今最近子夜的一次)

  1960年 - 科学研究合作增加、公众对核武认识加深。距离子夜7分钟(拨后5分钟)

  1963年 - 美国及苏联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核试暴露于空气中,距离子夜12分钟(拨后5分钟)

  1968年 - 法国和中国取得及试验核武(分别在1960年及1964年),同时中东、印度及越南爆发战争。距离子夜7分钟(拨前5分钟)

  1969年 - 美国国会确认核不扩散条约。距离子夜10分钟(拨后3分钟)

  1972年 - 美苏签署SALT I及反弹道飞弹条约。距离子夜12分钟(拨后2分钟)

  1974年 - 印度测试核子装置、SALT II陷僵局。距离子夜9分钟(拨前3分钟)

  

  世界末日钟再拨快

  警示核武威胁与气候变暖1980年 - 美苏谈判无进展、民粹主义战争及恐怖主义活动增加。距离子夜7分钟(拨前2分钟)

  1981年 - 军备竞赛升级,阿富汗、南美及波兰的冲突。距离子夜4分钟(拨前3分钟)

  1984年 - 里根执政,军备竞赛再升级。距离子夜3分钟(拨前1分钟)

  1988年 - 美苏签署协议,消除中程核武,双方关系改善。距离子夜6分钟(拨后3分钟)

  1990年 - 柏林围墙倒下,东欧反共运动成功,冷战近尾声。距离子夜10分钟(拨后4分钟)

  1991年 - 美苏签署START I。距离子夜17分钟(拨后7分钟,迄今最远离子夜的一次)

  1995年 - 环球军费开支达冷战水平、苏联遗留核武的处理问题。距离子夜14分钟(拨前3分钟)

  1998年 - 印度及巴基斯坦争相测试核武、美俄就裁减核武出现问题。距离子夜9分钟(拨前5分钟)

  

  2002年 - 全球裁减核武进展缓慢、美国宣布有意退出反弹道飞弹条约、恐怖分子试图取得核武。距离子夜7分钟(拨前2分钟)

  2007年 - 气候转变增加核子应用,或间接助长使用核武。距离子夜5分钟(拨前2分钟)。2007年1月13日,该杂志宣布会于2007年1月17日拨动时钟,以反映全球核威胁增加的情况。委员会将气候转变的因素一并考虑,因为他们相信气候转变会助长核能应用。其中一个推测为气候转变导致食水短缺,从而引发战争,由此间接增加使用核武的机会。

  2010年 - 2010年1月14日,美国纽约,“末日之钟”的分针再次进行调整,从距离象征末日的7分钟调整到6分钟,警示核武威胁与气候变暖。

字义分解

读音:mò

[m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 最后,终了: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 碎屑:末子。碎末。 ◎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读音:rì

[rì]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 某一天:纪念日。 ◎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 时候:春日。往日。 ◎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 特指“日本国”。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ōng

[zhōng]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 计时的器具: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 杯子。 ◎ 集中,专一: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 古代器名,一种圆形铜壶。 ◎ 中国古代计量单位,春秋时齐国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