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艺术的一种。在木的横截面上雕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同是柘木,因锯法两样,而所得的板片,也就不同。顺木纹直锯,如箱板或桌面板的是一种,将木纹横断,如砧板的又是一种。前一种较柔,雕刻之际,可以挥凿自如,但不宜于细密,倘细,是很容易碎裂的。后一种是木丝之端,攒聚起来的板片,所以坚,宜于刻细,这便是‘木口雕刻’……和这相对,在箱板式的板片上所刻的,则谓之‘木面雕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一七七一年,﹝ 英国 ﹞以初用木口雕刻,即所谓‘白线雕版法’而出现的,是 毕维克 。这新法进入 欧洲 大陆,又成了木刻复兴的动机。”
读音:mù
[m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 棺材:棺木。 ◎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 呆笨:木鸡。 ◎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读音:kǒu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 破裂的地方:口子。
读音:diāo
[diāo]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双雕。 ◎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 ◎ 有彩绘装饰的: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 同“凋”。
读音:kè
[k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 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 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 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 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