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有熊
更新时间:2025-05-26
有熊
yǒu xiónɡ
  • 有熊的解释
  • 1.黄帝的国号。 2.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

  • 词语解释:

  • 黄帝的国号。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有熊[yǒuxióng]⒈黄帝的国号。⒉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
  • 引证解释:

  • ⒈黄帝的国号。引《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汉班固《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战伐夷头曼,威名儷有熊。”⒉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引《通典·州郡七》:“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於有熊,亦在此也。”
  • 网络解释:

  • 有熊(黄帝的部落名)有熊:黄帝的部落名,并非国家,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大约公元前2856前,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部落,其首领名叫少典。他是伏羲和女娲的直系后裔,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蟜氏之女。
  • 综合释义:

  • 黄帝的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汉班固《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战伐夷头曼,威名儷有熊。”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通典·州郡七》:“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於有熊,亦在此也。”有熊[yǒuxióng]地名。即今河南省新郑县。黄帝时以此为国都,故亦称黄帝为有熊氏。
  • 汉语大词典:

  • (1).黄帝的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汉班固《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战伐夷头曼,威名俪有熊。”(2).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通典·州郡七》:“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
  • 国语辞典:

  • 地名。即今河南省新郑县。黄帝时以此为国都,故亦称黄帝为有熊氏。有熊[yǒuxióng]⒈地名。即今河南省新郑县。黄帝时以此为国都,故亦称黄帝为有熊氏。
  • 其他释义:

  • 1.黄帝的国号。2.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
有熊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òu,yǒu

[yòu,yǒu]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 表示大、多:有学问。 ◎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读音:xióng

[xióng]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 姓。

有熊造句
1、周告之:他坐马歇尔的专机去延安,回来时,由于疲倦睡着了,不慎把装在衬衣口袋里的一个小本子掉在专机上了,小本上有熊向晖住南京的地址。2、中原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郑是轩辕黄帝的故里,黄帝统一天下,定都有熊,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3、夫英雄者,有熊之壮,豹之胆...
1、动物的大口紧巴巴地卡住纸巾盒。设计可爱,独有风格。有熊和河马二种动物可以选择。2、蚩尤开始向西北发展,压迫炎帝神农氏,直退到逐鹿有熊轩辕氏地界,并求援。3、如果那个兽穴里有熊的话,咱们最好要小心!4、动物的大口紧巴巴地卡住纸巾盒。设计可爱,独有风格。有熊和河马二种动物可以选择。5、七爷说笑了,杨...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