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敦厖
更新时间:2025-05-24
敦厖
dūn dūn
  • 敦厖的解释
  • 1.亦作"敦庬"。 2.丰厚,富足。 3.敦厚。

  • 词语解释:

  • 1.亦作'敦庬'。2.丰厚,富足。3.敦厚。
  • 基础解释:

  • 亦作/'敦庬/',见“[[敦厖]]”。丰厚,富足。敦厚。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敦庬”。⒉丰厚,富足。引《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注:“敦,厚也;厖,大也。”孔颖达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⒊敦厚。引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 网络解释:

  • 敦厖敦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ūnmáng,意思是丰厚,富足。
  • 综合释义:

  • 亦作“敦庬”。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注:“敦,厚也;厖,大也。”孔颖达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敦厚。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 网友释义:

  • 中文:敦厖拼音:dūnmáng注释: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注:“敦,厚也;厖,大也。”孔颖达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叹敦厖。”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敦庬”。(1).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注:“敦,厚也;厖,大也。”孔颖达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于是乎成。”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叹敦厖。”(2).敦厚。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于文明之运,矢厥谟猷,出入隆显。”
敦厖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uì,dūn

[duì,dūn]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 姓。

读音:máng

[máng]

石头大的样子。 ◎ 古通“尨”。 ◎ 丰厚;厚重。 ◎ 有;拥有。 ◎ 杂;乱。 ◎ 长毛狗,亦泛指犬。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