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掩目捕雀
更新时间:2025-05-25
掩目捕雀
yǎn mù bǔ què
  • 掩目捕雀的解释
  •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 词语解释:

  • 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掩目捕雀[yǎnmùbǔquè]⒈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
  • 基础解释:

  • 掩:掩盖,遮盖。捕:捕捉。遮住眼睛捉鸟雀。比喻用不可能做到的办法欺骗自己。
  • 引证解释:

  • ⒈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引《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北史·魏纪五·孝武帝》:“间者,凶权诞恣,法令变常,遂立夷貊轻赋,冀信天下之意,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朱子语类》卷七二:“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
  • 网友释义:

  • 掩目捕雀,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意思是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
  • 汉语大词典:

  • 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北史·魏纪五·孝武帝》:“间者,凶权诞恣,法令变常,遂立夷貊轻赋,冀信天下之意,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朱子语类》卷七二:“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
  • 国语辞典:

  • 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也作「掩目而捕雀」。掩目捕雀[yǎnmùbǔquè]⒈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也作「掩目而捕雀」。引《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成语解释掩目捕雀
  • 成语词典版:

  • 修订本参考资料: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或作掩目而捕雀。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 其他释义:

  •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掩目捕雀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ǎn

[yǎn]

遮蔽,遮盖: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 关,合:掩闭。掩门。掩卷。 ◎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 ◎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掩杀。掩击。掩袭。

读音:mù

[mù]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 标题:目录。 ◎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 孔眼:网目。 ◎ 指为首的人:头目。

读音:bǔ

[bǔ]

捉,逮:捕捉。捕获。捕杀。巡捕。缉捕。捕风捉影。

读音:qiǎo,qiāo,què

[qiǎo,qiāo,què]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雀 qiǎo   ㄑㄧㄠˇ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掩目捕雀造句
1、只可惜,他们忘了,这种掩目捕雀的把戏,欺骗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2、李芬的伯父在美国死了,他却无法取得入境签证去继承那一大笔遗产,惟有掩目捕雀了。 3、没有背诵过课文却说背过了,这就叫掩目捕雀,自欺欺人。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