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见利忘义 ,唯利是图 ,损人利己
舍己为人 ,廉洁奉公 ,克己奉公
take all the plums <appropriate to oneself>
成语解释: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成语举例:有的人很自私,经常把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成语结构:紧缩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成语辨形:己,不能写作“已”。成语谜面:身份证;私人证件
读音:jù,jū
[jù,jū]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读音:wéi,wèi
[wéi,wèi]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 变成:成为。 ◎ 是:十两为一斤。 ◎ 治理,处理:为政。 ◎ 被:为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 姓。
读音:jǐ
[jǐ]
对别人称本身: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读音:yòu,yǒu
[yòu,yǒu]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 表示大、多:有学问。 ◎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