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惉懘
更新时间:2025-05-25
惉懘
zhān chì
  • 惉懘的解释
  • 1.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 词语解释:

  •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惉懘[zhānchì]⒈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 引证解释:

  • ⒈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引《史记·乐书》:“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裴駰集解引郑玄曰:“惉懘,弊败不和之貌也。”《北齐书·文苑传序》:“杂惉懘以成音,故虽悲而不雅。”唐元稹《立部伎》诗:“惉懘难令季札辨,迟迴但恐文侯卧。”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於胸次,忧思鬱结,易以伤气。”明唐顺之《寄赵浚谷书》:“但僕既为老亲羈绊,而念菴出门亦颇惉懘。”
  • 网络解释:

  • 惉懘惉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zhānchì,意指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 综合释义:

  •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史记·乐书》:“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裴駰集解引郑玄曰:“惉懘,弊败不和之貌也。”《北齐书·文苑传序》:“杂惉懘以成音,故虽悲而不雅。”唐元稹《立部伎》诗:“惉懘难令季札辨,迟迴但恐文侯卧。”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於胸次,忧思鬱结,易以伤气。”明唐顺之《寄赵浚谷书》:“但僕既为老亲羈绊,而念菴出门亦颇惉懘。”
  • 汉语大词典:

  •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史记·乐书》:“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裴骃集解引郑玄曰:“惉懘,弊败不和之貌也。”《北齐书·文苑传序》:“杂惉懘以成音,故虽悲而不雅。”唐元稹《立部伎》:“惉懘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于胸次,忧思郁结,易以伤气。”明唐顺之《寄赵浚谷书》:“但仆既为老亲羁绊,而念庵出门亦颇惉懘。”
  • 其他释义:

  • 1.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惉懘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ān

[zhān]

〔惉懘(chì)〕a.(声音)不和谐,如“五者(宫、商、角、徴、羽)不乱,则无惉惉之音矣。”b.敝败,如“惉惉残疆,耻辱不恤如此。”c.烦乱,如“借使小有惉惉之情,悴于胸次,忧思郁结,易以伤气。”

读音:chì

[chì]

〔惉懘〕见“惉”。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