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彖辞
更新时间:2025-05-23
彖辞
tuàn cí
  • 彖辞的解释
  • 1.指《周易》中的卦辞。 2.指《周易》中的爻辞。

  • 词语解释:

  • 彖辞tuàncí。(1)《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也叫“卦辞”。彖辞[tuàncí]⒈《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也叫“卦辞”英writingsontheimplicationofdivinatorysymbolsin“TheBookofChanges”;commentaryonmeaningofdiagramsintheClassicofChanges;
  • 基础解释:

  • 称“彖传”。《易传》(即《十翼》)的两篇。
  • 引证解释:

  • ⒈指《周易》中的卦辞。引《左传·昭公二年》“见《易·象》与《鲁春秋》”唐孔颖达疏:“故先代大儒郑众、贾逵等或以为卦下之彖辞,文王所作。”按,象,或以为非《易》十翼之《象》,应是《象魏》。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易·乾》“元亨利贞”宋朱熹本义:“元亨利贞,文王所繫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⒉指《周易》中的爻辞。引《易·繫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郑玄注:“彖辞,爻辞也。”
  • 网络解释:

  • 彖辞彖辞是《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也叫“卦辞”。
  • 汉语大词典:

  • (1).指《周易》中的卦辞。《左传·昭公二年》“见《易·象》与《鲁春秋》”唐孔颖达疏:“故先代大儒郑众、贾逵等或以为卦下之彖辞,文王所作。”按,象,或以为非《易》十翼之《象》,应是《象魏》。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易·乾》“元亨利贞”宋朱熹本义:“元亨利贞,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2).指《周易》中的爻辞。《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郑玄注:“彖辞,爻辞也。”
  • 国语辞典:

  • 《易经》中统论卦义的文字。相传为文王所作。彖辞[tuàncí]⒈《易经》中统论卦义的文字。相传为文王所作。
  • 其他释义:

  • 1.指《周易》中的卦辞。2.指《周易》中的爻辞。
彖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uàn

[tuàn]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亦称“卦辞”)。

读音:cí

[c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彖辞造句
1、彖辞上说:恒就是恒久不已的意思,阳刚的震卦在上,阴柔的巽卦在下,雷风互相助益、巽逊而动,刚柔都能相应,这是恒卦的象征。2、面对五人全部在场的陕西队,颇有大将风范的刘雨欣上场,正确书写出“彖辞”这一成人书写正确率为零的词汇。3、这爻辞彖辞的意思是:心志操守,坚如磐石,不终日沉迷于享乐,是最吉利的。...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