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引咎
更新时间:2025-05-23
引咎
yǐn jiù
  • 引咎的解释
  • 归过失于自己:引咎辞职|引咎自责|引咎责躬。

  • 词语解释:

  • 引咎yǐnjiù。(1)把过失归于自己。
  • 基础解释:

  • 把过失归于自己
  • 引证解释:

  • ⒈归过失于自己。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会涛怖惧,遂自引咎。”宋欧阳修《太尉王公神道碑铭》:“人有谤公於上者,公輒引咎,未尝自辩。”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是时汪兆铭已到上海,唐绍仪已引咎辞职也。”
  • 网络解释:

  • 引咎引咎是归过失于自己的意思。汉语词汇,拼音yǐnjiù,出处《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 综合释义:

  • 自己承认有过错。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会涛怖惧,遂自引咎。”宋欧阳修《太尉王公神道碑铭》:“人有谤公於上者,公輒引咎,未尝自辩。”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是时汪兆铭已到上海,唐绍仪已引咎辞职也。”
  • 网友释义:

  • 引咎是汉语词汇,拼音yǐnjiù,出处《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 汉语大词典:

  • 归过失于自己。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会涛怖惧,遂自引咎。”宋欧阳修《太尉王公神道碑铭》:“人有谤公于上者,公辄引咎,未尝自辩。”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是时汪兆铭已到上海,唐绍仪已引咎辞职也。”
  • 国语辞典:

  • 自己承认有过错。
  • 辞典修订版:

  • 自己承认有过错。《北史.卷一零.周高祖武帝本纪》:「公卿各引咎自责,其夜澍雨。」《文明小史.第五回》:「柳知府无可说得,只有深自引咎。」
  • 辞典简编版:

  • 将过错归到自己身上,承认错误。 【造句】为了表示对这次工程弊案负责,单位首长决定引咎辞职。
  • 其他释义:

  • 归过失于自己:引咎辞职|引咎自责|引咎责躬。
引咎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ǐn

[yǐn]

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 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 退却:引退。引避。 ◎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读音:jiù

[ji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 灾祸:休咎(吉凶)。 ◎ 怨仇:与臣有咎。

引咎造句
1、军士犯法,何有彼我!仆已引咎谢公,而公怒不解,岂非欲与延光同反邪!2、陛下,如此大败,统领原本就该引咎辞任才对啊,帝国军规里似乎有这么一条吧?为何陛下迟迟的依旧要姑息于败军之将?3、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不因器重马谡而有损军纪,果断斩首示众,随之又重奖功臣王平,引咎自贬三级,从而严肃军纪,重振士气...
1、校长奉职无状,深自愧悚,甘引咎戾,退让贤能。2、只有令上引咎禅位,才能使天下克济赴难。3、道天朝大臣,不能与洋人对质辱国,诸文武即不以为功,岂可更使获咎?失忠义之心,唯有镇、道引咎而已。4、余身为统帅,教育不良,使部下有此蔑法坏纪之事,余当然应先负责,向中央引咎请罪,并以尔等悔悟之意,呈于中央。...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