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弛 fèichí[(of a law,custom,discipline,etc.) cease to be binding or become lax,due to negligence] 荒废懈怠;败坏 朝纲废弛
败坏 ,松弛
1.(失去约束作用) (of a law, custom, etc.) cease to be binding
(1).废弃懈怠。谓应施行而未施行。《汉书·王莽传上》:“朝政崩坏,纲纪废弛。”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州郡因循,武事废弛。”(2).荒废;衰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浙西园苑》:“当 爱山 全盛时,春二三月间游人如织,及其卒,未及数月,花木一空,废弛之速,未有若此者。”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地狱原已废弛得很久了。”
读音:fèi
[fèi]
停止,不再使用: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 ◎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废。利用“三废”(“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 荒芜,衰败:田园荒废。几经兴废。 ◎ 重伤或杀死某人:废了他。
读音:chí
[chí]
放松,松懈,解除:松弛。废弛。弛惰(懈怠)。弛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弛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 延缓: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