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帆樯
更新时间:2025-05-23
帆樯
fān qiánɡ
  • 帆樯的解释
  • 〈书〉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林立。

  • 词语解释:

  • 帆樯fānqiáng。(1)船桅,桅杆。(2)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帆樯[fānqiáng]⒈船桅,桅杆。英mast;⒉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英sailandmast;
  • 基础解释:

  • 1.船桅,桅杆。2.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
  • 引证解释:

  • ⒈桂帆的桅杆。引《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长沙”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和之长沙,行过芜湖,有鹊巢于帆檣。”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元王恽《平望道中》诗:“大艑从东来,帆檣鬱嵳峩。”⒉借指帆船。引《旧唐书·高骈传》:“风伯雨师,终阻帆檣之利。”清章静宜《京口作》诗:“楚蜀帆檣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峯开。”
  • 网络解释:

  • 帆樯帆樯,汉语词汇。
  • 释义:

  • 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
  • 综合释义:

  • 挂帆的桅杆。《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长沙”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和之长沙,行过芜湖,有鹊巢于帆檣。”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元王恽《平望道中》诗:“大艑从东来,帆檣鬱嵳峩。”借指帆船。《旧唐书·高骈传》:“风伯雨师,终阻帆檣之利。”清章静宜《京口作》诗:“楚蜀帆檣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峯开。”
  • 网友释义:

  • 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帆樯林立
  • 汉语大词典:

  • (1).桂帆的桅杆。《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长沙”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和之长沙,行过芜湖,有鹊巢于帆樯。”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元王恽《平望道中》诗:“大艑从东来,帆樯郁嵯峨。”(2).借指帆船。《旧唐书·高骈传》:“风伯雨师,终阻帆樯之利。”清章静宜《京口作》诗:“楚蜀帆樯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峰开。”
  • 国语辞典:

  • 挂帆幔的桅竿。帆樯[fánqiáng]⒈挂帆幔的桅竿。引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儒林外史·第五五回》:「那江中来往的船只,杋樯历历可数。」近帆竿帆柱
  • 辞典修订版:

  • 挂帆幔的桅竿。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儒林外史.第五五回》:「那江中来往的船只,杋樯历历可数。」
  • 其他释义:

  • 〈书〉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林立。
帆樯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ān

[fān]

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帆船。帆樯。帆板。

读音:qiáng

[qiáng]

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帆樯林立。樯倾楫摧。

帆樯造句
1、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2、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3、孔明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4、你懒散地望着,笨重的牛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叽嘎叽嘎地滚动着车轮。远处的河面上,天水相接处,帆樯缓缓飘动。5、“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胜芳...
1、见识过“帆樯如林、车马辐辏”的古老的安济桥,看上去仍然坚固,但却神情暗淡……2、相传当年凡蕃舶商舟停泊,俱在来远亭至三江口一带,当时帆樯矗竖,樯端各立风鸟,青红相间,夜燃樯灯。3、古时的胜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客商云集、风景秀丽、交通便捷。4、帆樯在大火中断...
1、在通商以前,五百年中,如在长夜,事诚无足称道;通商以后帆樯之密,车马之繁,层楼之高矗,道路之荡平,烟囱之林立,所谓文明景象者,上海有之。2、每到漕运时节,“帆樯如林,百货山积,当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节比”。3、太阳从东方灰黑的山脊线上微微探出了鲜红的触角,港口上空薄薄的雾...
1、川省为荆楚上游,帆樯络绎,自蜀顺流而下。2、历史上的胜芳是我国著名的北方水乡,“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客商云集、风景秀丽、交通便捷。3、运河通水复航,为重现当年“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的繁荣景象提供了基础。4、历史上的胜芳是我国著名的北方水乡,“水则帆樯林立,...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