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嶓冢
更新时间:2025-05-24
嶓冢
bō zhǒnɡ
  • 嶓冢的解释
  • 1.山名。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古人误以为是汉水上源。

  • 词语解释:

  • 嶓冢Bōzhǒng。(1)山名,在(1)甘肃省天水市和礼县之间;(2)陕西省宁强县北部。嶓冢[bōzhǒng]⒈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市和礼县之间;陕西省宁强县北部。英Bozhongmouuntain;
  • 基础解释:

  • 嶓冢Bōzhǒng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市和礼县之间;陕西省宁强县北部。
  • 引证解释:

  • ⒈山名。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古人误以为是汉水上源。引《书·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楚辞·九章·思美人》:“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洪兴祖补注:“指嶓冢之西隈,言日薄於西山也。”南朝梁江淹《扇上彩画赋》:“空青出峨嵋之阳,雌黄出嶓冢之阴。”
  • 网络解释:

  • 嶓冢嶓冢,山名。又名汉王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在《尚书·禹贡》中有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按照所言,便是汉江源头(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后人所著地理书籍《水经注》中“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以嶓冢为分水岭。”
  • 综合释义:

  • 山名。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古人误以为是汉水上源。《书·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楚辞·九章·思美人》:“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洪兴祖补注:“指嶓冢之西隈,言日薄於西山也。”南朝梁江淹《扇上彩画赋》:“空青出峨嵋之阳,雌黄出嶓冢之阴。”
  • 汉语大词典:

  • 山名。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古人误以为是汉水上源。《书·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楚辞·九章·思美人》:“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洪兴祖补注:“指嶓冢之西隈,言日薄于西山也。”南朝梁江淹《扇上彩画赋》:“空青出峨嵋之阳,雌黄出嶓冢之阴。”
  • 国语辞典:

  • 山名:(1)​在陕西省宁羌县北,东汉水的发源地。也称为「嶓山」。(2)​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南,西汉水的发源地。也称为「兑山」。嶓冢[bōzhǒng]⒈山名:(1)​在陕西省宁羌县北,东汉水的发源地。也称为「嶓山」。(2)​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南,西汉水的发源地。也称为「兑山」。
  • 辞典修订版:

  • 山名:(1)在陕西省宁羌县北,东汉水的发源地。也称为「嶓山」。(2)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南,西汉水的发源地。也称为「兑山」。
  • 其他释义:

  • 1.山名。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古人误以为是汉水上源。
嶓冢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ō

[bō]

〔嶓冢〕古山名(a.在今中国甘肃省成县东北;b.在今中国陕西省勉县西南)。

读音:zhǒng

[zhǒng]

坟墓: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 ◎ 长(zhǎng ):冢子(长子)。冢嗣(嫡长子)。冢妇(嫡长子的妻子)。冢息(长子)。 ◎ 大: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冢祀(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 ◎ 山顶。

嶓冢造句
1、有青藏高原及雄峰巨峦的终年积雪为后盾,长江的水势自然超过源自嶓冢山和玉带河的汉水,因而“袭夺”成为主流。 2、有青藏高原及雄峰巨峦的终年积雪为后盾,长江的水势自然超过源自嶓冢山和玉带河的汉水,因而“袭夺”成为主流。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