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寻寻
更新时间:2025-05-26
寻寻
xún xún
  • 寻寻的解释
  • 1.无边无际。 2.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 词语解释:

  • 无边无际。古宗教名
  • 引证解释:

  • ⒈无边无际。引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寻寻呵不可名也,復归于无物。”诸本《老子》俱作“绳绳”。《说文通训定声·升部》引梁简文帝注:“无涯际之皃。”⒉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沉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 网络解释:

  • 寻寻寻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únxún,指无边无际。
  • 综合释义:

  • 无边无际。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寻寻呵不可名也,復归于无物。”诸本《老子》俱作“绳绳”。《说文通训定声·升部》引梁简文帝注:“无涯际之皃。”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沉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寻寻[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 汉语大词典:

  • (1).无边无际。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诸本《老子》俱作“绳绳”。《说文通训定声·升部》引梁简文帝注:“无涯际之皃。”(2).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 其他释义:

  • 1.无边无际。2.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唐杜环《经行记》。或以为古代大食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苏丹境内尼罗河以东到红海之滨以游牧为生的贝贾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寻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ún

[xún]

找,搜求:寻找。寻觅。寻机。寻问。寻访。寻衅。追寻。寻章摘句。 ◎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寻寻造句
1、他暗示,女性之所以会破钞寂小时去寻寻适医材服拆,赠品或别的物平爆那是因为正在过往他们需供长年累月天寻寻量量上乘,且无益安康的食品。2、最恨的是您,果为您是我进建上开做的“恩人”;最爱的也是您,果为您是我生少中为鉴的朋友。旧日一别,如同管仲之得鲍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那边去寻寻我最爱的“好友”。3...
1、周末啦!烦恼嘛,捏捏按按,滚了个球;忧伤嘛,打打踹踹,死了个蛋;快乐嘛,寻寻找找,连它个线;朋友嘛,约约聚聚,吃他顿饭;祝你周末,乐它个颠!2、心情再坏,饭要吃好,天气再坏,心情要好,朋友我在,祝福常伴,五一假期,出去转转,寻寻欢乐,找找健康,觅觅幸福,添添幸运,话语不多,万事如意,梦想成真,最...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