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外壝
更新时间:2025-05-25
外壝
wài wěi
  • 外壝的解释
  • 1.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

  • 词语解释:

  • 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外壝[wàiwěi]⒈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
  • 引证解释:

  • ⒈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引《魏书·礼志一》:“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斗、司中、司命、司禄、司民在中壝内,各因其方。其餘从食者合一千餘神,餟在外壝内。”《隋书·礼仪志一》:“请五帝座悉於坛上,外壝二十八宿及雨师等座,悉停为坎。”《宋史·礼志二》:“仁宗天圣六年,始筑外壝,周以短垣,置灵星门。”
  • 网络解释:

  • 外壝外壝,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
  • 综合释义:

  • 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魏书·礼志一》:“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斗、司中、司命、司禄、司民在中壝内,各因其方。其餘从食者合一千餘神,餟在外壝内。”《隋书·礼仪志一》:“请五帝座悉於坛上,外壝二十八宿及雨师等座,悉停为坎。”《宋史·礼志二》:“仁宗天圣六年,始筑外壝,周以短垣,置灵星门。”
  • 汉语大词典:

  • 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魏书·礼志一》:“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斗、司中、司命、司禄、司民在中壝内,各因其方。其馀从食者合一千馀神,啜在外壝内。”《隋书·礼仪志一》:“请五帝座悉于坛上,外壝二十八宿及雨师等座,悉停为坎。”《宋史·礼志二》:“仁宗天圣六年,始筑外壝,周以短垣,置灵星门。”
  • 其他释义:

  • 1.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
外壝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ài

[wài]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

读音:wéi

[wéi]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掌设王之社壝。”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