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堕马髻
更新时间:2025-05-24
堕马髻
duò mǎ jì
  • 堕马髻的解释
  • 1.亦称"墯马髻"。 2.古代妇女发髻名。

  • 词语解释:

  • 古代妇女的发髻式样。堕马髻[duòmǎjì]⒈亦称“墯马髻”。⒉古代妇女发髻名。
  • 引证解释:

  • ⒈亦称“坠马髻”。古代妇女发髻名。引《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西汉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 网络解释:

  • 堕马髻堕马髻,古代妇女的发髻式样。因将发髻置于一侧,呈似堕非堕之状,故名。属于魏晋时期妇女的一种发型,为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注意,“倭堕髻”不是堕马髻,是堕马髻的后代变体,两者不一样。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粧(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寿,孙寿,梁冀妻。另有一说:发鬂松垂,象要坠落的样子。故又叫“坠马髻”。《乐府诗集·梅花落》:“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
  • 综合释义:

  • 古代妇女的发髻式样。《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西汉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 汉语大词典:

  • 亦称“坠马髻”。古代妇女发髻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西汉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 其他释义:

  • 1.亦称'墯马髻'。2.古代妇女发髻名。
堕马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uǒ,huī

[duǒ,huī]

掉下来,坠落:堕落。堕地。堕马。堕胎。堕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读音:mǎ

[m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 大:马蜂。马勺。 ◎ 姓。

读音:jì

[jì]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髻丫。髻鬟。发髻。

堕马髻造句
1、仅从这批参展的仕女俑来看,有单刀髻、堆髻、堕马髻、双绾髻、乌蛮髻、双丫垂髻、荷花冠七种类型。 2、少女梳着堕马髻,灿如春华,皎如秋月,婀娜小蛮,花遮柳掩。 3、妇人大约二十四五的年纪,梳着个堕马髻,杏脸桃腮,一双弯弯的含泪美目,似那海棠醉日。
1、萧家小姐今天身着窄窄襦衫,曳地长裙,一身素白,梳着堕马髻,明眸皓齿,一副淑女打扮,可是脸上就没有那般淑女了,一双大眼睛含嗔带怒地望着林洛,意甚不虞。2、侍女小绿上穿花凌红绸小袄,下着淡蓝色印花百褶裙,梳着长长的堕马髻,一双颇为秀气的双眸泛着浓浓的关切之色。3、说话的是一位束着堕马髻、身穿蓝色褙子...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