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均输
更新时间:2025-05-25
均输
jūn shū
  • 均输的解释
  • 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3.明末的苛税之一。 4.古代仓名。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 词语解释:

  • 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3.明末的苛税之一。4.古代仓名。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均输[jūnshū]⒈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⒉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⒊明末的苛税之一。⒋古代仓名。⒌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 引证解释:

  • ⒈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引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準书》:“桑弘羊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裴駰集解引孟康曰:“谓诸当所输於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於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⒉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引《宋史·王安石传》:“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宋史·食货志下》:“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⒊明末的苛税之一。引《明史·李自成传》:“是时,秦地所徵曰新餉,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姦,民大困。”⒋古代仓名。引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吴两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曰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⒌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引《九章算术·均输》:“均输以御远近劳费。”刘徽注:“按:此均输,犹均运也。令户率出车,以行道日数为均,发粟为输。据甲行道八日,因使八户共出一车;乙行道十日,因使十户共出一车;计其在道,则皆户一日出一车,故可为均平之率也。”
  • 网络解释:

  • 均输均输,汉语词汇。
  • 释义:

  • 1、中国西汉的一项财政措施。由桑弘羊制定。原意为“齐劳逸而便贡输”。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3、明末的苛税之一。4、古代仓名。5、古代算法。
  • 综合释义:

  • 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準书》:“桑弘羊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裴駰集解引孟康曰:“谓诸当所输於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於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所创的一种新法。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预算,由发运司采购物资,以节省不必要的运费。《宋史·王安石传》:“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宋史·食货志下》:“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明末的苛税之一。《明史·李自成传》:“是时,秦地所徵曰新餉,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姦,民大困。”古代仓名。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吴两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曰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九章算术·均输》:“均输以御远近劳费。”刘徽注:“按:此均输,犹均运也。令户率出车,以行道日数为均,发粟为输。据甲行道八日,因使八户共出一车;乙行道十日,因使十户共出一车;计其在道,则皆户一日出一车,故可为均平之率也。”
  • 汉语大词典:

  • (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准书》:“桑弘羊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裴骃集解引孟康曰:“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宋史·王安石传》:“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宋史·食货志下》:“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3).明末的苛税之一。《明史·李自成传》:“是时,秦地所徵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4).古代仓名。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吴两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曰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九章算术·均输》:“均输以御远近劳费。”刘徽注:“按:此均输,犹均运也。令户率出车,以行道日数为均,发粟为输。据甲行道八日,因使八户共出一车;乙行道十日,因使十户共出一车;计其在道,则皆户一日出一车,故可为均平之率也。”
  • 国语辞典:

  • 职官名。汉武帝时于每郡所置均输官以流通货物。均输[jūnshū]⒈职官名。汉武帝时于每郡所置均输官以流通货物。⒉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所创的一种新法。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预算,由发运司采购物 资,以节省不必要的运费。⒊一种九章算术。
  • 辞典修订版:

  • 职官名。汉武帝时于每郡所置均输官以流通货物。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所创的一种新法。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预算,由发运司采购物 资,以节省不必要的运费。一种九章算术。
均输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ūn

[jūn]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 皆,都,老少均安。 ◎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 〔均钟〕古代乐器。 ◎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读音:shū

[shū]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运输。灌输。输出。输入。输血。输电。 ◎ 送给,捐献:输纳。捐输。输将(jiāng)。 ◎ 败,负:输赢。输理。输了两个球。 ◎ 堕坏,败坏:输平(使其败坏)。 ◎ 表示,吐露:输心(表示诚心)。输实。输诚。

均输造句
1、其均输、青苗、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免税,市易诸法,利在理财富国;保马、保甲、将兵诸法利在精兵简政,便利于民。2、客观上,关于均输法的直接资料确实较少,但亦非全无其雪泥鸿爪。3、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待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