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咎繇
更新时间:2025-05-26
咎繇
jiù yáo
  • 咎繇的解释
  • 1.亦作"咎陶"。 2.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

  • 词语解释:

  • 1.亦作'咎陶'。2.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咎繇[jiùyáo]⒈亦作“咎陶”。⒉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咎陶”。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引《楚辞·离骚》:“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孔子家语·正论》:“《夏书》曰:‘昏、默、贼杀,咎陶之刑也。’”宋沉作喆《寓简》卷二:“吾於《春秋》,求为咎陶而已。”
  • 网友释义:

  •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相传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采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公元前2113年,帝禹二年去世,时年106岁,葬于六(lù)地。大禹念及功德,封其后裔于英、六一带(今安徽省六安市),尊为六...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咎陶”。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楚辞·离骚》:“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孔子家语·正论》:“《夏书》曰:‘昏、默、贼杀,咎陶之刑也。’”宋沈作哲《寓简》卷二:“吾于《春秋》,求为咎陶而已。”
  • 国语辞典:

  • 人名。中国法典的创始人。《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也作「咎陶」。咎繇[gāoyáo]⒈人名。中国法典的创始人。也作「咎陶」。引《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咎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ù

[ji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 灾祸:休咎(吉凶)。 ◎ 怨仇:与臣有咎。

读音:yáo,yóu,zhòu

[yáo,yóu,zhòu]

同“徭”。 ◎ 古同“谣”,歌谣。● 繇 zhòu   ㄓㄡˋ ◎ 古同“籀”,占卜的文辞。

咎繇造句
1、是以得舜禹稷契咎繇,而众圣辅德,贤能使职,教化大行,天下为治,万民皆安,仁义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2、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3、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4、故囚人不胜痛...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