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听谗
更新时间:2025-05-26
听谗
tīnɡ chán
  • 听谗的解释
  • 1.听信谗言。

  • 词语解释:

  • 1.听信谗言。听谗[tīngchán]⒈听信谗言。
  • 引证解释:

  • ⒈听信谗言。《诗·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引献公好听谗焉。”《管子·宙合》:“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
  • 网络解释:

  • 听谗听信谗言。《诗·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管子·宙合》:“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
  • 综合释义:

  • 听信谗言。《诗·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管子·宙合》:“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听信谗言。《诗经.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 汉语大词典:

  • 听信谗言。《诗·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管子·宙合》:“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
  • 国语辞典:

  • 听信谗言。听谗[tīngchán]⒈听信谗言。引《诗经·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 辞典修订版:

  • 听信谗言。《诗经.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听谗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īng

[tīng]

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 ◎ 任凭,随: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 ◎ 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听可口可乐。

读音:chán

[chán]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谗言。谗害。谗佞。进谗。信谗。

听谗造句
1、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2、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3、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群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4、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