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刚很 ”。亦作“ 刚佷 ”。1.犹刚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权 嫌 恪 刚狠自用, 峻 以当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徵 恪 。”(2).刚强;强硬。《南齐书·萧坦之传》:“﹝ 坦之 ﹞刚佷专执,羣小畏而憎之。” 宋 苏辙 《君术》:“治天下何异於治马也,马之性刚很而难制。”《明史·萧鸣凤传》:“ 鸣凤 三督学政,廉无私。然性刚狠,以愤挞 肇庆 知府 郑璋 。”(3).凶狠。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明声 死, 小普 嗣,刚很淫乱。”
读音:gāng
[gāng]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ē)。刚愎自用。 ◎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 才:刚才。刚来就走。 ◎ 姓。
读音:hěn
[hěn]
凶恶,残忍:心狠。狠戾。狠毒。狠心。凶狠。 ◎ 勉强地抑制住难过的心情:狠着心把泪止住。 ◎ 严厉地:狠批他一顿。 ◎ 全力以赴:狠劲。狠抓学习。 ◎ 同“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