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函夏
更新时间:2025-05-26
函夏
hán xià
  • 函夏的解释
  • 1.《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国。

  • 词语解释:

  • 后以'函夏'指全国。
  • 基础解释:

  • 后以/'函夏/'指全国。
  • 引证解释:

  • ⒈后以“函夏”指全国。引《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南龙华寺》:“寒暑攸叶,日月载融,帝世光宅,函夏同风。”唐王勃《拜南郊颂序》:“揖让而取文明,指麾而清函夏。”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二:“静摄周函夏,分封断鬼神。”
  • 网络解释:

  • 函夏函夏,古汉语词汇。《荀子》解释即为“中原”。
  • 综合释义:

  • 《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国。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南龙华寺》:“寒暑攸叶,日月载融,帝世光宅,函夏同风。”唐王勃《拜南郊颂序》:“揖让而取文明,指麾而清函夏。”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二:“静摄周函夏,分封断鬼神。”函夏[hánxià]中国。《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群黎欣戴,函夏同庆。」
  • 汉语大词典:

  • 《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国。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南龙华寺》:“寒暑攸叶,日月载融,帝世光宅,函夏同风。”唐王勃《拜南郊颂序》:“揖让而取文明,指麾而清函夏。”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二:“静摄周函夏,分封断鬼神。”
  • 国语辞典:

  • 中国。
  • 辞典修订版:

  • 中国。《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群黎欣戴,函夏同庆。」
  • 其他解释:

  • 谓中国也。《晋书·左贵嫔传》:「羣黎欣戴,函夏同庆。」;《昭明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函夏无尘,海外有谧。」铣注:「函夏,华夏也。」;《昭明文选·刘琨·劝进表》:「因函夏之趣。」
  • 其他释义:

  • 1.《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国。
函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hán]

匣,盒子:石函。剑函。 ◎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 ◎ 信件:函件。公函。来函。 ◎ 包含,容纳: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 ◎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读音:xià

[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 指中国:华夏。 ◎ 姓。

函夏造句
1、诞惟四方之民,罔不祗顺,开国建侯,宣礼明刑,廓清梁、岷,苞怀扬、越,函夏兴仁,八纮同轨,遐迩弛义,祥瑞屡臻,天人协应,无思不服。 2、“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