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兵燹
更新时间:2025-05-24
兵燹
bīnɡ xiǎn
  • 兵燹的解释
  • 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 词语解释:

  • 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兵燹[bīngxiǎn]⒈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 引证解释:

  • ⒈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引《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詔: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復。”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 网络解释:

  • 兵燹兵燹是一个汉语词语,汉语拼音为bīngxiǎn,指的是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词语出自宋·张存《重刊埤雅序》:历世既久,悉毁于兵燹;间有遗编,多为世俗秘而藏之。在《宋史·神宗纪二》中也有记载:“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
  • 综合释义:

  • 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詔: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復。”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 网友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兵燹【拼音】bīngxiǎn【基本解释】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
  • 汉语大词典:

  • 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复。”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 国语辞典:

  • 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兵燹[bīngxiǎn]⒈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引《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胁从来归者释其罪。」近兵灾
  • 英语:

  • the ravages of war,
  • 辞典修订版:

  • 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胁从来归者释其罪。」
兵燹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īng

[bīng]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读音:xiǎn

[xiǎn]

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兵燹。烽燹。

兵燹造句
1、永清观历经200余年,兵燹灾害,风雨剥蚀,殿宇濒临倾颓.2、另一方面,更多的普通民众,为了躲避战乱,免受兵燹之苦,在地方士绅的带领下,纷纷组织团练,以此保卫桑梓。3、颇为遗憾的是,晚清以降这里屡遭兵燹,导致市廛盛况一落千丈,灵秀景观面目俱非。4、虽经沧桑变幻,兵燹水火,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天一阁、...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