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免冠
更新时间:2025-05-26
免冠
miǎn ɡuàn
  • 免冠的解释
  • ①脱帽。古人表示谢罪:免冠引咎。 ②不带帽子:免冠照片。

  • 词语解释:

  • 免冠miǎnguān。(1)不戴帽子。
  • 基础解释:

  • (动)①脱帽,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②不戴帽子:半身~相片。
  • 引证解释:

  • ⒈脱帽。古人用以表示谢罪。引《战国策·齐策六》:“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唐韩愈《毛颖传》:“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清陈梦雷《绝交书》:“补牘详陈,无所隐讳,免冠引咎,积诚动天。”⒉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引《后汉书·袁安传》:“唯安独与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⒊不戴帽子。例如:交二寸半身免冠照片三张。
  • 网络解释:

  • 免冠免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
  • 综合释义:

  • 脱帽。古人用以表示谢罪。《战国策·齐策六》:“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唐韩愈《毛颖传》:“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清陈梦雷《绝交书》:“补牘详陈,无所隐讳,免冠引咎,积诚动天。”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后汉书·袁安传》:“唯安独与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不戴帽子。如:交二寸半身免冠照片三张。
  • 汉语大词典:

  • (1).脱帽。古人用以表示谢罪。《战国策·齐策六》:“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唐韩愈《毛颖传》:“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清陈梦雷《绝交书》:“补牍详陈,无所隐讳,免冠引咎,积诚动天。”(2).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后汉书·袁安传》:“唯安独与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3).不戴帽子,如:交二寸半身免冠照片三张。
  • 国语辞典:

  • 脱帽。
  • 辞典修订版:

  • 脱帽。《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庞德闻之,免冠顿首,流血满面而告。」《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除非陛下免冠跣足救臣,臣方得活。」
  • 其他解释:

  • 1.去冠示谢罪之意。《史记·张释之传》:「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释之劾其不敬,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 其他释义:

  • ①脱帽。古人表示谢罪:免冠引咎。②不带帽子:免冠照片。
免冠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iǎn,wèn

[miǎn,wèn]

去掉,除掉:免除。免税。免费。免官。免检。罢免。豁免。 ◎ 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难免。 ◎ 不可,不要:闲人免进。 ◎ 古同“勉”,勉励。 ◎ 古同“娩”,分娩。

读音:guàn,guān

[guàn,guān]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免冠造句
1、应聘者在体检时需带近期免冠照片两张,以做体检证明。2、免冠鞠躬,仍是平时的礼节,军礼只举手加额便是。3、有何顾及的,不过布衣之怒尔,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却不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4、“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5、觐见国主,也只有免冠鞠躬,平行礼,不过举手...
1、美女,今天内赶快准备两张一寸免冠彩照、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复印件、个人简历一份,送到航天局。可靠消息:为庆祝元宵节,国家要招聘嫦娥!2、申请我们的国际教育课程,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需要提供学生3张一寸免冠照片和一张学生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有何顾及的,不过布衣之怒尔,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却不知天子之怒,...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