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儒释
更新时间:2025-05-25
儒释
rú shì
  • 儒释的解释
  • 1.儒教和佛教。

儒释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rú

[rú]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 古同“懦”,懦弱。

读音:shì

[shì]

解说,说明: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 消除,消散: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 放开,放下: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儒释造句
1、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2、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3、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每个洞都有对应供奉的神像,有道家的八仙,有佛家的南海观音,有儒家的文曲星,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并通。4、...
1、熊十力在批判总结儒释道各家体用观的基础上,提出了颇具特色、包含丰富辩证法思想的“体用不二”论。2、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二十七岁中进士,儒释道三教无不精通博识,文章学术知名当时,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3、梁实秋是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儒释道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都很明显。
1、洞经文化为“儒道释三教的复合性文化”,进一步说,洞经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儒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民俗文化。2、第二,它采取格义的方法,将儒释道相融合,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立莲社。3、他以儒为本,兼取佛道,有揉合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倾向。4、关于“哲人”,笔者以为,...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