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僧统
更新时间:2025-05-23
僧统
sēnɡ tǒnɡ
  • 僧统的解释
  • 1.僧官名。始于北魏。

  • 词语解释:

  • 僧官名。始于北魏。僧统[sēngtǒng]⒈僧官名。始于北魏。
  • 引证解释:

  • ⒈僧官名。始于北魏。引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秦制关中,立僧正为宗首;魏尊北土,改僧统领緇徒。”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师贤﹞同辈五人,魏帝亲为下髮,詔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也。”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时年十三,梁授法相大师,封安国罗汉寺主,加两浙僧统。”
  • 网络解释:

  • 僧统【僧统】北魏所设以统监全国僧尼事务之僧官。又称沙门统、道人统、都统、昭玄统。大宋僧史略卷中载,姚兴(393~416在位)初立僧官,称僧正。北魏皇始年间(396~397),赵郡沙门法果被征为沙门统。复有罽宾沙门师贤,于佛法重兴后,魏帝亲为落发,诏令师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另据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武帝皇始年间,法果初任道人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于兴安元年(452)诏令罽宾沙门师贤为众僧之统,称为道人统。未久,改称沙门统,以昙曜任之,亦称昭玄沙门都统,因中央僧官机构监福曹改称昭玄寺之故。此后,一般称为昭玄统。东魏时,称昭玄统为国统。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置昭玄十统,以沙门法上为十统之首,称为昭玄大统,其余九人称通统,所辖僧尼计四百余万。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敕任僧猛为隋国大统。十年,又置昭玄统等职。唐以后另设僧录为僧官机构。[隋书百官志第二十二、第二十七](参阅‘昭玄寺’3835、‘僧官’5731)
  • 综合释义:

  • 僧官名。始于北魏。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秦制关中,立僧正为宗首;魏尊北土,改僧统领緇徒。”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师贤﹞同辈五人,魏帝亲为下髮,詔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也。”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时年十三,梁授法相大师,封安国罗汉寺主,加两浙僧统。”僧统[sēngtǒng]僧官之名,后魏时统领佛教之官。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昙曜名行俱崇,遂为僧统。」
  • 汉语大词典:

  • 僧官名。始于北魏。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秦制关中,立僧正为宗首;魏尊北土,改僧统领缁徒。”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师贤﹞同辈五人,魏帝亲为下发,诏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也。”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时年十三,梁授法相大师,封安国罗汉寺主,加两浙僧统。”
  • 其他解释:

  • 僧官之名,后魏时统领佛教之官。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昙曜名行俱崇,遂为僧统。」
  • 其他释义:

  • 1.僧官名。始于北魏。
僧统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ēng

[sēng]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读音:tǒng

[tǒng]

总括,总起来:统一。统率(shuài)。统帅。统摄(统辖)。统考。统筹。统战。统共。统购统销。 ◎ 事物的连续关系:系统。血统。传(chuán )统。体统。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